每日优鲜被传“解散”公司生鲜电商领域面临重新洗牌

标签:
每日优鲜生鲜电商社区团购互联网 |
分类: 日化财经 |
文/日化砖家
沉寂已久的生鲜电商又起波澜,这一次是每日优鲜。
近日,有网友爆出,每日优鲜公司在进行“二十分钟内部会议”后,整体解散。一石惊起千层浪。
公开资料显示,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由徐正和曾斌创立。是一个生鲜O2O电商平台。覆盖了水果蔬菜、海鲜肉禽、牛奶零食等全品类;每日优鲜在主要城市建立起“城市分选中心+社区配送中心”的极速达冷链物流体系,为用户提供全球生鲜产品“2小时送货上门”的极速达冷链配送服务。
随后,对于公司解散的传言,每日优鲜工作人员回应称,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部分员工离职,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案保障员工权益。
紧接着,每日优鲜App发布服务变更通知,关闭30分钟极速达业务,配送时间变更为最快次日送达。
众所周知,每日优鲜最大的特色亮点就在于它的“极速达”,这使其可实现最快30分钟的高效速达,前置仓是实现“极速达”的基础。
2015年,每日优鲜首创前置仓模式,但业内一直对前置仓模式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前置仓重资产模式,获客成本、履约成本高,但前置仓确实是解决生鲜保存、冷链物流成本等痛点的有效途径。
成也前置仓败也前置仓,2022年7月初,每日优鲜曾在三天内连续关闭了9个城市的前置仓业务。而现如今,每日优鲜前置仓多地陆续关闭。
其实,自2022年4月19日后,每日优鲜的股价就长期持续处于1美元以下,其曾预计2021年亏损额将达到37.37亿元至37.67亿元。
2022年以来,每日优鲜更是负面缠身。包括供应商欠款不断、收纳斯达克“退市”通知函、3天连续关闭9城业务等,今年以来每日优鲜股价下跌97.3%,截至7月28日收盘,每日优鲜报0.14美元,跌42.55%。7月29日美股盘前,每日优鲜跌逾7%。
赚钱的速度赶不上烧钱的速度,快速扩张的四年中每日优鲜已经烧掉了80亿元。而此次关停“次日达”业务,有业内人士称或许是因为今年7月每日优鲜与山西东辉集团达成股权战略投资合作协议可能变更有关,东辉集团原计划向每日优鲜进行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投资,但这笔“救命钱”却未能及时到账。除非有新资本的加持,否则,每日优鲜则可能真的面临解散。
每日优鲜的倒闭早有征兆,生鲜,正在变成互联网的坟墓。
2020年头的一场疫情让生鲜赛道抖擞了新活力,借助消耗者极为刚性的需求,生鲜赛道异军突起。以社区团购之名,巨头与资本纷纷冲入了这一赛道。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3000个生鲜电商品牌从事“生鲜电商、社区生鲜、社区团购”等相关业务。
同时据Mob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洞察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2021年间,生鲜市场规模从不足500亿元跃至4000+亿元,这也吸引了不少资本到生鲜赛道。
目前生鲜市场形成了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自建店模式,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京东到家为代表的平台模式,以超级物种为代表的商超联动模式。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生鲜电商行业共发生了8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达80.5亿元。但截至目前,2022年该赛道已发生十余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约50亿人民币,融资总额比2021年同期减少50%。
但生鲜作为一种特别产物,从源头到运输再到送到消耗者的手中这连续串的进程,都需要连结新颖,削减消耗。重资产投入,低利润回报是生鲜电商的硬伤。
仅靠资本加持的生鲜平台注定衰落。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近几年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盈亏平衡,88%亏损,7%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从数据上来看,生鲜电商行业想要盈利简直难于登天。
根据叮咚买菜发布2022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总收入达到54.4亿元,同比增长43.2%;净亏损为4.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为13.8亿元。
其实不止生鲜市场难做,整个大环境和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使得生鲜电商优胜劣汰,这是一个很难被互联网标准化的行业,生鲜电商领域也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