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氧收到退市警示函?国家禁止医美机构制造“容貌焦虑”

(2022-07-24 19:03:05)
标签:

新氧

医美

容貌焦虑

医疗广告

明星

分类: 日化财经

文/日化砖家

 

近日,据最新消息显示,新氧收到纳斯达克发出的通知,称该公司的美国存托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1美元。如该公司获得180个日历日的合规期,即至2023年1月11日,以重新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规则。如果公司在2023年1月11日之前未恢复合规,则可能有资格获得额外的180日合规期。

 

 https://empic.dfcfw.com/965408541060112385/w575h383/art

 

对此,新氧表示,纳斯达克的通知函不影响公司的业务运营,公司将在规定的宽限期内采取一切合理措施恢复合规。

 

公开资料显示,新氧成立于2013年,使命是让每个人更美、更健康。2019年5月2日,新氧在美上市,成为互联网医美平台第一股。

 

2022年5月23日晚,互联网医美平台新氧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新氧2022年第一季度取得营收3.00亿元,同比下滑16.49%,净亏损6719.2万元,同比扩大45.21%。

 

昔日的互联网医美平台第一股,为何逐渐走下坡路呢?

 

作为一家互联网医美平台,新氧做的是流量生意。据了解,新氧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方面:预订服务收入(新氧作为中介从消费者和商家交易中抽取的中介费)和信息服务收入(新氧通过平台收取入驻商家的广告费)。

 

近年来,美丽经济发展势头正猛。据《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增医美机构数量高达5150家,医美市场规模高达1975亿元,预计到2022年,我国医美消费用户规模将超过2000万。

 

“女人美了才完美,做女人整好”、“新氧专业、爸爸支持”,广告宣传这块,新氧路子一直都很野。与此同时,新氧的广告词也一直被大众所诟病。美丽无罪,营销乱象不断。

 

 https://empic.dfcfw.com/965408704264667137/w590h332/art

 

成也营销,败也营销,新氧以营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区导流模式也遭到“反噬”,此外,新氧在大力营销的过程中频频涉嫌宣传“容貌焦虑”。

 

据企查查资料显示,新氧多次因擅自使用未经授权的明星照片进行商业推广和宣传被处罚。

 

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10月以来,共有90余位明星因“网络侵权责任纠纷、肖像权纠纷”起诉新氧医美。包括像杨幂、秦岚、许魏洲、蒋勤勤、张含韵、金巧巧等知名明星。

 

据了解,新氧一般都是用某明星的照片作为新氧科技公众号封面图,指出颜值分析点,进行医学和人体结构上的解析,再引出相关的医美项目和产品推荐,通过当红明星作为案例或者背书作为最直接的推广方式。

 

此外,新氧App里的一些网络社区不断抓住人们“求美心切”的心理,制造容貌焦虑。新氧数据研究院院长面对采访时曾说过:“是因为容貌焦虑才有了新氧,如果社会不再有‘容貌焦虑’,我们甚至可以不存在”。

 

 https://empic.dfcfw.com/965408833117888513/w628h356/art

 

2021年6月,监管部门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8月底,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及,将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利用广告代言人为医疗美容做推荐等广告乱象。

 

除此之外,新氧还因被质疑数据造假,监管等问题,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2021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1年度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第三批)——医美领域不正当竞争篇》直指新氧平台上商家虚假宣传、仿冒混淆、刷单炒信等行为。2019年7月,新氧因“美丽日记”造假,刷评论等现象被媒体曝光。

 

据新氧数据颜究院发布的《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调研发现,在医美消费人群在年龄分布上,2019-2021年三年中,25岁及以下人群已是医美消费的绝对主力。

 

2022年6月,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中提到,医美机构不能鼓吹“颜值即正义”等错误价值观,更不能向未成年人投放医美广告等。

 

医美行业作为新经济浪潮下的典型代表,在快速发展的态势下逐渐暴露出发展弊端。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医美机构超过3万家,而拿到美容外科主任医生证书的医生不超过5000人。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统计显示:在2021年一整年中医美投诉数量占8000多件,其中医美效果没达到预期、机构乱收费、价格过高、使用假货/水货,以及医生操作不规范或水平低等问题,成为2021年医美投诉全年最集中的问题。

 

医美并非坏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外貌不是一个人的全部,禁止“容貌焦虑”,拒绝社交焦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