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公园里的急速演化:澳洲长鬣蜥变给你看

(2017-08-29 23:31:14)
标签:

杂谈

​​大多数人心中,演化这个概念常和久远的地质时间联系在一起,人似乎没法在短期内直接觉察到的演化带来的改变和结果。可近期一项对城市公园内自然栖息的澳洲长鬣蜥的研究则表明,仅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城市公园中的蜥蜴族群就已经演化出了明显的差异。

澳洲长鬣蜥,图片源自网络

澳洲长鬣蜥,图片源自网络

​通过对比人造城市公园内遗留的野生蜥蜴和城外未受人为干扰的蜥蜴族群,研究人员发现,在相隔同等地理距离的情况下,不同公园的族群相比城外不同的族群拥有更大的遗传分化距离;而且不同公园间的个体更是演化出了超出野外一般情况的明显形态差异,从体型、头宽/头长的比例、到四肢的长度,不同公园的族群在形态上都已经演化出了肉眼可见的分化结果,区别成度明显高于城外族群间的分化。

由于公园内族群的基因多样性并不比城外族群低,而且通过基因分析也未检测到种群瓶颈事件,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城市公园族群这样的高度快速分化,应该不是基因飘变单独造成的,而很有可能是人为隔离后,不同公园环境内独特的选择压力促使了蜥蜴在短期内进行了快速的适应性演化:如不同公园的人造景观不同,导致栖息地环境结构和热力条件不同,因而影响蜥蜴在生境中的移动情况(比如先前对安乐蜥的研究发现,长腿在植被稀疏的环境下跑的快有优势,而短腿在密丛中则更有效灵活)。虽然初步确定公园族群的快速明显分化是选择压力造成,但具体的形态差异是由那些具体的选择压力造成的,目前还无法确定,需要后续研究进一步确定。

不同城市公园间形态分化的蜥蜴族群。四肢和头部的颜色代表其演化趋势

不同城市公园间形态分化的蜥蜴族群。四肢和头部的颜色代表其演化趋势

原文文献:

Littleford‐Colquhoun, Bethan L., Christofer Clemente, Martin J. Whiting, Daniel Ortiz‐Barrientos, and Celine H. Frère. "Archipelagos of the Anthropocene: rapid and extensive differentiation of native terrestrial vertebrates in a single metropolis." Molecular Ecology 26, no. 9 (2017): 2466-24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