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吐槽的元旦假期背后的心理玄机

(2012-12-27 10:08:46)
标签:

吐槽

元旦假期

心里玄机

杂谈

分类: 职场人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公布之后,没有如预期地让上班族们拍手称快,反而是引来了网友们的各种“吐槽”。对于“先休两天,接着上一天班,再休三天,之后连上8天班”的2013年元旦假期,众**呼“伤不起”。最突出议论的莫过于,节后的8个工作日,与1天的元旦假期相比,实在代价太大。

事实上,假期总数并没有改变。与往年的假期安排相比,即调休29号,30311号放假的方案,为什么新的方案会引来这么多的负面效应?为什么人们独独关注节后的8个工作日,会认为是用8天卖命换了1天的喘息?实际上这是我们动用了不同的心理账户造成的。

http://www.meimeidu.com/UploadFiles/img/2012-12-26/fc4ef756-fdd9-4a52-b8ae-948fa0e899c9.jpg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提出的概念。心理帐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消费者心理帐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假如你今晚打算去看电影,电影票是100元。但是你不小心把刚刚买到的电影票弄丢了。你是否愿意再花费100元去看这场电影?

如果稍微改变一下情况,你今晚打算去看电影,在去电影院的路上,你发现你丢了100元钱。你是否还愿意如期去看这场电影?

以上两种情况,丢的东西都是价值100元,但是人们却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丢了100元的电影票,多数人不会再付出100元去看电影。这样做会让他们觉得“亏本”了,花了双倍的价钱,即200元,看了一场贵电影。而在丢了100元钱的情况下,多数人仍会照原计划看电影。之所以同样价值的东西,却做出不同的决策正是由于这100元钱分属不同的心理账户决定的。

我们心里对每一分钱都不是一视同仁的。丢了的100元电影票是属于“观影消费账户”,不管你有没有看电影,这100元已经花费了。而丢了的100元钱却和看电影不是一回事,纵然丢了,也不是从“观影消费账户”支出的,所以还会购买。

再回到元旦放假安排上,也是这个道理。

原来的假期安排人们会想:双休+元旦就有3天假期了! 1天元旦假期仿佛是额外赠与的,自然人们会欣然接受。

现在的假期安排人们会想:放完3天假还要连续上8天班!?连续工作8天才有3天的假期?!明显3天的假期会让人感觉是拿自己本应该享受的周末换来的,心里自然不爽。

尽管,理智的算起来上班族并没有吃亏。但是,不是一个人,而是大多数人都有“亏本”的直觉的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忽视影响我们日常决策的心理玄机了。

   如何提高情商  每每度大家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