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常加班?小心猝死盯上你!

(2012-06-07 10:30:30)
标签:

猝死

职场压力

健康

心理

情感

分类: 职场人生

概要:近年来,我国猝死人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据报道,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多达55万。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在北京,1998年120转运救治中青年猝死者80多名,2011年这一数字上升为270多名。年纪轻轻为什么就会猝死?这和他们面对的巨大工作压力密切相关。调查显示,七成的职场人回家后需要继续为公司工作,六成上班族因频繁加班身体每况愈下。结果造成我国目前不孕不育发病率高达百分之十五,白领男性精子质量越来越差。“上班了精子就不合格”成为一个可怕现象。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也变得越来越忙碌。当压力大速度快成为社会现状时,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压力,并且只好加快自己的速度以适应社会前进的步伐。每个人都像是在赛场中奔跑,需要时刻和别人竞争。可是,这场比赛似乎总也看不到终点,而且你刚想放缓脚步就会发现别人从身边超过,于是不得不再加一把劲。或者,好不容易停下脚步还没休息片刻,发令枪声就又响了,只好又一次让自己动起来。也许,只有因为实在疲惫不堪倒下了才算是一次彻底的休息,只不过这样的倒下也许就让人再也站不起来。

这样的比喻看似夸张实际上却是残酷的现实。据了解,我国青年猝死人数逐年递增,2011年,仅北京120转运救治的青年猝死者就有270多名。这还只是北京,实际上这在全国都是普遍现象。去年6月,25岁的淘宝卖家敏敏因疲劳过度而死。今年5月23日,有网友披露又一位淘宝卖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是一位85年的年轻母亲苏苏,她的孩子刚刚才1岁。不久前,南京某外企一名30岁男性职工,因一个月来连续加班导致心肌梗死突发不治身亡。据当地媒体报道,这是抢救该男子的医院4月以来接诊的第30例猝死病例。这样的青年人猝死现象频频发生,给所有年轻人都敲响了健康警钟。我们是不是该好好想想了,为什么年纪轻轻就会突然倒下?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青年猝死案例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度劳累。尽管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职场人在公司平均工作时间为8.38小时。30.3%的人每日工作超过10小时,最长为16小时。65.8%的职场人回家后需继续为公司工作。也就是说,七成职场人几乎没有真正意义的“下班”,因为下班后也要继续为公司工作。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六成上班族身体每况愈下。可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危险,还在不断地挑战着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极限。于是,总会有人因突破极限而猝死,剩下的人也许只是发出一声叹息然后就又在继续着自己的危险行为,还在这条不归路上奔跑着。

难道青年人们都疯了吗?也不是,他们这样拼命工作是有原因的。我国社会的现状决定了白领阶层有着难以排遣的职业压力和生活压力:一方面,多数企业为了争市场,把业务指标摆在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住房、抚养子女在内的生活成本过高,使得他们不愿放弃一切可以增收、晋升的机会。不少上班族面对企业的晋升和淘汰机制,只好常常“自愿加班”。想想也是,如果不是职场压力大,谁会愿意下班后继续为公司工作呢?而且这种职场压力也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工作绩效、职位晋升、职场人际和职业技能,各个方面都让职场人感受着巨大的压力。据调查,七成的职场人士都在承受工作绩效压力,因此他们不得不让自己超负荷运转。更为糟糕的是,除了这种有形的压力以外,无形的压力更让职场人不堪重负。2010年的一项关于“职场谎言”的调查显示,近六成职场人对现在的领导和同事信任感一般,只有16.7%的人表示信任感很强。这就说明,大多数人对领导和同事都缺乏信任,大多数人都不得不承受职场环境的巨大压力。这些因素都加在一起,难怪有六成职场人的身体都每况愈下了。

也有发出疑问,这些职场人有巨大的压力来源不假,可是他们为什么不在同时给自己减压?如果能有进有出,起码也能做到一点平衡啊。遗憾的是,这也恰恰是我国职场中一个不良现象,因为大多数职场人都缺乏合理的减压方式。据调查显示:职场人日常休闲娱乐以“宅”为主,大多数人的休息就是呆在家里不动,真正用于体育健身的时间平均每周不到1小时。62.4%的职场人最近半年内都没有休假旅行过。更有甚者,不少人养成了习惯24小时都开着手机,随时待命准备接受老板给出的挑战。或者是休息度假中都要随时看看手机,总觉得手机刚刚响了,生怕自己错过任何机会。类似这种手机依赖症都已经成为了不少人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由于职场竞争压力大,很多人又信不过老板和同事,所以他们有了压力也不会去和别人交流沟通。再加上上班一天很累,回到家连嘴都不想张开,跟家里人也没有什么话可说,巨大的压力就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了。种种这些的结果,当然就是职场人只有进来的压力没有宣泄的渠道,压力越累积越大,终究有一天要被压垮。

那些没有被压力压垮的人呢?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很多人看似轻松自在,身体也没有问题,但真到了关键时刻,他们才发现自己已经“虚”了。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生育问题上。众所周知,父母身体健康才可能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父母身体都不好那么孩子的先天基础也好不了。更可怕的是,当男女双方身体都很糟糕时,恐怕连做父母的机会都没有了。这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摆在眼前的严峻现实。据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不孕不育的发病率高达百分之十五,这些人当然都是青年人,也几乎都是职场人。科学显示:精神因素对生育功能的影响是巨大的,长期处于紧张忧虑和恐惧不安状态下的女性很容易引发内分泌失调,进而降低正常受孕率。而男性如果长时间精神紧张、心情不好,会使大脑皮层对性腺轴激素抑制,导致精子生成能力下降。再加上饮食不健康不规律和生活环境污染,结果导致白领男性的精子数量减少质量也大打折扣。我国医学专家发现:1984至1996年,男子每次**的精子总数减少近1/3,精子密度下降了27%。若照此下去,今后不能产生足够精子的男性会越来越多,加之精子运动能力降低、畸形增多,人类繁衍后代的能力也将越来越差。一句话:上班了,精子就不合格了。

面对这么严峻的现实,我们该怎么办?作为心理咨询师,我认为关键问题还在于我们自己,尤其是我们的心态。如何正确看待工作看待工作压力,如何正确认识健康的重要意义,这就是关键问题。不少人似乎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让自己陷入工作中就“随波逐流”了,从没想过自己为什么工作该怎么生活。也许等到健康已经受到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时才想到后悔,可惜那时多半已经悔之晚矣。我们该如何看待工作呢?我认为工作应该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让我们能更好生活的机会。无论你是为了通过工作获得报酬来养家糊口,还是为了通过工作来证明自己实现自我价值,总归工作都是为了自己而去做的。那么,假如工作损害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那还有必要坚持吗?假如这份工作的确意义重大,或者是和自己的信仰及价值观有关那也罢了,可惜,绝大多数人到不了这个地步,大家只不过是为了挣钱而已。于是,才有人提出“四十岁以前用命换钱,四十岁以后用钱换命”的说法。可惜啊,用命换钱还能做到,用钱换命却是万万不能。没有什么能买来宝贵的生命,何况——还没等到四十岁,恐怕二三十岁就猝死啦!所以我要说:千万要想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只不过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弄错了目标,肯定是舍本逐末。我建议大家应该有“合理休息”的意识,让自己拥有真正休息的时间。平时少给自己一些压力,有了压力也要及时宣泄。记得培养自己良好的宣泄方式,并且学会用运动健身的方式来促进健康。心理疏导也很重要,如果不愿意找心理咨询师,起码也要多和朋友家人倾诉。休息时,与其宅在家里不如出门走走,让自己劳身不劳心。

因患癌症英年早逝的复旦大学讲师于娟生前留给世人的一段话,也许能给过劳的职场青年以启发: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p.s 看了本文的你,是否也是经常加班的职场人?是否也感觉自己体质越来越差了?小心不能生育!小心猝死!赶紧把本文转发给同样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同事们吧,大家互相提醒,可别再往不归路上走啦!或者干脆转给你的老板,让他别再这样谋财害命!
心理咨询
www.meimeidu.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