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大学生17%曾有自杀行为60%有过自杀念头

(2012-03-16 14:58:46)
标签:

大学生

自杀

挫折教育

生命教育

心理

杂谈

分类: 风雨青春
导语:3月15日,重庆交通大学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构建课题组发布了一个关于“重庆大学生生命教育状况”调查的数据,在接受调查的重庆十余所高校的近1000名大学生中,17.39%的大学生有过自杀行为,60%的大学生有过自杀念头。
http://www.meimeidu.com/Upload/10324/201203161441033392.jpg
    这个数字一出着实让我吓了一跳!看来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居然有六成大学生都有过自杀念头!仔细分解这个数据的话,其中,18.95%的学生选择“经常有自杀念头”,41.09%的学生选择“偶尔有自杀念头”。就算那41%的学生都忽略掉,那么还剩下将近20%的学生都经常有自杀念头!这是一个多么严峻的数字!这些经常有自杀念头的大学生如果有一半付诸实践的话,那么将是多少条生命离开我们!再看看那曾经有过自杀行为的17%的大学生,他们当然都是自杀未遂,可是如果他们成功了又如何呢?这样想的话,简直让人不寒而栗!原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可怕的地步!

    虽然这份调查是针对重庆十余所高校的,但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相信这份数据也能对全国大学生的心理现状有一个概括性的描述。这份数据我认为还是很客观很真实的,因为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发生率还在增长。全国各地的高校虽然也在努力积极开展生命教育,不过似乎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似乎总能通过媒体看到一些大学生自杀的消息。就拿就这两天来说,3月14日,重庆一名医科大学在读研究生在悬崖边上吊身亡;3月14日下午大约4时30分左右,河北联合大学唐山建设路校区内发生一起女生跳楼自杀事件;3月15日下午3点50分左右,一名中科院数学系在读研究生从北京西单大悦城商场6层跳楼坠亡……这还不算那些没有被披露出来的。如此高发的自杀率,究竟是因为什么?风华正茂的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轻生?

    据我分析,现在的大学生们自身心理素质普遍不高,很多学生虽然人上了大学甚至考上了研究生,但是他们的心理年龄都比较小,甚至有幼稚的表现,至于心理素质更是无从谈起。他们从生下来就开始被父母全权包办,几乎十几年一直都被父母的羽翼笼罩着爱护着。学生本人更是从幼儿园开始就被关进了象牙塔,重文化教育重应试教育,其结果就是脑子里只有书本知识而无社会经验,一旦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一旦需要住宿舍离开父母,一旦要自己独立面对感情、学业、人际交往等复杂问题,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那么,他们就很容易崩溃甚至轻生厌世。他们就像是战斗力低下又毫无作战经验的士兵一下子上了大战场,那结果当然是容易惨败而归。据了解,现在的大学生们自杀的原因很多,其中,感情、家庭、事业、经济、学业、交际都是导致大学生产生自杀念头的主要原因。这么多的角度都可以产生自杀念头,难怪有自杀行为和自杀念头的学生占这么高的比例!

    大学生们面临的另一个特点是无助性。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没有兄弟姐妹,上学阶段忙于学习又没有什么知心朋友,他们平时跟父母的交流又少,再加上进了大学以后连亲人都很难见到。这样一来,一旦他们遇到突发问题和困难时,就容易觉得自己很无助,没有人能帮助自己,只好用轻生的方法来逃避了。有问题没处说,不知道谁能帮自己,这种感觉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决策。

    此外,大学生们面临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了。当今的社会压力大速度快诱惑多,大学生们原本应该在纯洁的校园内好好学习,慢慢适应社会的。可结果却是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早已渗透进了校园,导致学生们不得不早早地在校园内实践社会生活了。再加上感情、就业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大学生们也开始早早的为自己的前途而忧愁。众所周知,现在的情况是大学生就业难,甚至是在婚恋方面,大学生也开始缺乏了竞争力。这样的结果就是很多大学生早早承受了过多的社会压力,难怪他们容易不堪重负。比如新闻中的这份调查,其结果就显示:有4%的大学生认为“对生命的体验就是黯淡且痛苦”的,有这样的生命体验,哪能不轻生厌世?

    综合这些原因之后,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大学生中有这么多人都有过轻生的念头,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都有过自杀行为。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认为社会压力这个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而且也需要时间才能解决。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让大学生们的内心强大起来。我认为这份调查结果反映出高校应该刻不容缓地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毕竟前面的小学中学高中三个阶段学生们的课业负担还很重,指望学校加强生命教育是不大容易的了。所以前面的阶段里只能由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生命教育,等他们进了大学,时间充裕了一点之后,再由大学来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教育的内容就是要让学生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同时,还要加强对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应对挑战。此外,也要给他们一定的宣泄渠道,比如学校应该成立免费的心理咨询中心。最好,在大学生们刚入学的时候就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做一个调查和测试,看看有哪些高危人群,然后就要进行必要的干预。只有多种手段一起用上,才能解决大学生自杀率高的问题。心理咨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