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因父母吵架流浪一年 夫妻不和害了孩子

标签:
父母吵架流浪夫妻关系心理杂谈 |
分类: 亲子教育 |
导语:北京警方在巡逻时发现一名年龄约十二三岁的男孩在一家餐厅里睡觉,该男孩衣服脏破,身边没有家人陪伴。民警把少年带回派出所,经询问得知,少年已经13岁了,一年前父母因琐事吵架,架吵得非常激烈,他又惊又怕。次日,他决定离家出走。于是,这一年间他就四处流浪,每天靠捡剩饭生活。
http://www.meimeidu.com/Upload/10324/201203131542313494.jpg夫妻不和害了孩子" TITLE="少年因父母吵架流浪一年 夫妻不和害了孩子" />
这条新闻还算是一个好消息,新闻的最后,警方通过努力找到了该少年的母亲,并成功使一家团圆。尽管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不过,这条消息背后的东西却值得人们思考。一个12岁的孩子,在外面流浪了一年,只靠捡剩饭活着,这有多么的不容易。假如这一年中发生了什么问题的话,也许他们母子就再也没有见面之日了。这个可怜的孩子为什么要离家出走?新闻中说的很清楚,因为父母吵架。大家不禁会想,这么点小事有这么大的作用吗?其实我想说,夫妻不和对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甚至有些危害是潜在的,一时看不到,将来却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现实中,夫妻吵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有一句俗语叫做“过日子没有马勺不碰锅沿的”,说的就是夫妻吵架很普遍,谁家也避免不了。可是就是这司空见惯的小事,其实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类似于新闻中那位少年的例子固然比较极端,然而因为家庭不和孩子就离家出走的现象却十分普遍。假如孩子没有因为这个离开家庭,那么孩子的“心”也可能离开家庭。也就是说,孩子会觉得这个家无非给自己关怀和温暖,会对这个家产生厌恶感,以至于人在心不在。这以后,家长再想和孩子认真的交流就很难了,因为孩子已经对家长产生了不信任的感觉。如果程度再轻一点的话,孩子可能会因为父母经常吵架而对家庭和婚姻丧失希望丧失信心,他们可能会觉得家庭和婚姻不过如此,也就是经常吵闹过不好日子。于是,等他们将来面临婚恋时,就容易有一些错误的婚恋观。要么是不愿意结婚,要么是结婚后也会不由自主的模仿当初的父母。总的来说,都会导致日后的不幸福。
家长们很难理解,其实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本来是最可靠的最值得依赖的对象,也是最容易模仿的对象。如果父母的关系很紧张,那么孩子势必也会跟着揪心。孩子因此就会感到焦虑和不安。无法顺利的成长。尤其是父母吵架很凶的时候,孩子会认为父母是在互相仇视的,他们是在婚姻破裂的过程中。这样的话,孩子也非常紧张,无心顾及其他。要么孩子会采取躲避的方式,如躲进自己的小屋或者离家出走;要么孩子会采取主动的方式,如和父母争吵及发生冲突。这些都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恶劣影响。此外,夫妻吵架时难免互相指责,一旦有这样的情况,那么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就会轻易地被打破,从此对父母缺乏信任。将来到了孩子青春期叛逆心理较强的时候,孩子甚至可能用父母的缺点作为自己叛逆和反抗的理由。尤其有一些家长的做法非常不好的是,他们喜欢拉着孩子骂配偶捎带着孩子,这样一来,孩子的自尊心也很容易受损。种种情况,都极为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家庭关系不好的家里出来的孩子,他将来的家庭关系也很容易不好,这样的例子很多,尤以单亲家庭为甚。这就是因为单亲家庭最缺少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为什么?就是因为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对家庭的认识可能会有偏差,至少是缺乏安全感的。他们很怕父母的情况在自己身上重演。而反过来呢,幸福的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这样的孩子会把自己的父母当做榜样来学习,而且这种学习是潜移默化的。他们将来也会在自己的婚姻中不知不觉的模仿父母的行为方式。难怪有这样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想告诉所有父母们。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给孩子带来深远的影响。不要以为吵架拌嘴是小事,其实小事背后隐藏着大麻烦。有矛盾有问题就要及时解决,商谈时也不要吵架。如果有不好调和的问题,最好还是能互有让步。至少,吵架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更不要相互指责,用一些陈年往事来攻击对方。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夫妻一定要采取一致的态度,不要在孩子面前有太大的分歧。
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胜过任何物质条件,别以为孩子有吃有穿就是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发自内心的感受。
心理咨询
前一篇:人流广告走进女生宿舍,害人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