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上招聘会给孩子帮倒忙 谈家长心态

标签:
家长招聘会陪聘替聘应聘心理杂谈 |
分类: 亲子教育 |
导语:现在,在很多人才招聘会上,家长“陪聘”的现象正悄然兴起。很多家庭不惜全家总动员,为孩子求职出力。鞍前马后全程陪伴。有人笑言,招聘会成了“家长会”。除了“陪聘”,有的家长干脆自己“替聘”,拿着孩子的简历替孩子去投简历填信息,忙的不亦乐乎。对于这种现象,作为当事方的家长、孩子及企业三方以及作为旁观者的业内人士分别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觉得又可笑又可悲。可笑的是那些孩子虽然在家长眼中还是孩子,但是他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他们都已经走到了职场面前,可那些家长居然还不敢放手;可悲的是现在的家长真是太操心了,不仅在孩子小的时候操心,就连孩子成年以后还要继续为他们操心,难怪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其实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家长们“插手”孩子应聘的事情也可以分成多种情况,扮演多种角色:有的家长是觉得现在的就业形势紧张,很多用人单位存在着欺诈和陷阱,所以想给孩子们把把关;有的家长是觉得孩子一个人很累,想找工作都缺少时间,于是替孩子出头;有的家长是发现孩子因为就业压力大而出现了不愿意工作的现象,所以亲自拽着孩子去招聘会;更有不少家长希望自己能给孩子当一个“智囊”或者“后勤”,帮孩子出一把力,给孩子一点勇气。正是这些不同的心态导致了家长们纷纷上招聘会现象的出现。在我看来,这当中有的心态是好的,有的心态是无奈的,有的心态却是没有必要的。
比如想给孩子把关的心态,这样的想法情有可原,不过家长们却没有必要为此亲自跑到招聘会上。一方面,家长很多都已经多年没有过应聘求职的经历了,缺乏相关经验,更缺乏对现在人才市场的了解。另一方面,家长的这种“替代”,实际上是对孩子是不利的,毕竟他们将来要自己面对复杂的社会和复杂的职场。你现在剥夺了他锻炼自己眼力的机会,将来他遇到职场方面的事情怎么办?比如想替孩子出力的心态,这样的想法也是很无奈的。孩子现在的工作忙,想换一个工作几乎没有去招聘会的时间,确实是一个问题。不过,家长的这种“强出头”能替代孩子自己吗?且不说用人单位怎么看,就算是从孩子这里考虑,家长也不敢保证自己的想法能符合孩子的需求。至于想给孩子一点勇气,想给孩子当智囊这样的心态,其实更没有必要了。家长这样做,只会对孩子有不利的影响,让他们永远无法自立起来,为将来在很多方面都会留下后患。
说到孩子自己,其实也不是都愿意家长跟自己上招聘会的。不少孩子就很抱怨父母非要跟着来,不但让人看着不好,而且也干扰了自己的想法。很多孩子有自己的择业方向,但是家长却非要他走另一个方向,这样的矛盾当然只会让孩子的求职过程受阻。还有些孩子说,明明是一个好机会,可是家长一过来“掺乎”,用人单位一下子就态度大变,机会也就丢了。这样看来,不少孩子们也不希望家长来给自己“陪聘”。那些依赖家长的孩子毕竟还是少数。
而用人单位呢,态度都是比较一致的:既理解又反感。理解的是家长的好意,反感的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找工作这样的事情还让家长陪着。那么也太没有独立性了。这个岁数还不“断奶”,怎么能在工作岗位上担起重任独当一面呢?连自己找工作的决心和勇气都没有,这样的人哪能用啊!可见,父母一旦陪同孩子出现在招聘会上的话,会给用人单位留下很糟糕的第一印象,这对孩子的求职是极为不利的。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能理解家长们的良苦用心。毕竟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一个人也不容易。何况现在的就业压力太大,就业形势太紧张,孩子初入职场,肯定要受到一些挫折,甚至是很难找到工作。但是家长们也得明白,该放手时就得放手,否则孩子永远也长不大了。尤其是将来进入职场,他们必将面临一些挑战。到了那个时候只能靠他们自己,谁也帮不了他们的。与其到那个时候一下子被困难打倒爬不起来,还不如早点让他们体验挫折和坎坷,增加自身的能力。就像是孩子小时候学走路一样,你不让他摔几个跟头,怎么能学会自己走路呢?难道还要家长抱一辈子?智囊可以当,勇气可以给,但是方式方法也得有点讲究。与其越俎代庖,不如多和孩子交流,给一点鼓励,提一些建议。至于招聘会这样的地方,家长最好还是别去,否则会给孩子帮倒忙的。
后一篇:男子驾车撞死情敌 谈婚外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