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碑苑:天津蓟州黄崖关长城风景区(父亲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勒石立碑)

标签:
台北碑苑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黄崖关长城风景区佛光菜根谭是志成辑制 |
分类: 是三行:碑林碑拓 |
「黃崖關長城」在天津市薊州區北28公里的崇山峻嶺中,東達河北省遵化市的馬蘭關,西接北京平谷的將軍關,全長42公里,是中國古長城的一部分,有樓臺66座,敵樓52座,烽火臺14座,是京東軍事險要之地,也是世界文化遺產。
【台北碑苑】位於天津黃崖關長城關城八卦迷宮院內,東南兩側鄰近城墻,西靠八卦迷宮遊樂園,北臨長壽園。2001年5月,在天津市文化局、旅遊局和台辦的支持下,由中國台北中華書學會劉炳南先生主導、中國藝術報張虎先生和長城景區領導王林先生共同規劃興建,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並邀請當代大陸書法家啟功、沈鵬、劉炳森等10位和台灣97位著名書法家,提供117幅書法精心鐫刻成碑,嵌於廊壁;碑刻字體彙集楷、草、隸、篆、行於一處,內涵豐富,蔚為大觀。(父親的書法作品「佛光菜根譚」亦在碑列之中)
「台北碑苑」綠地長廊,環境優雅,俱富文化內涵及特色。2005年,在天津市旅遊局等單位的支持下,景區將碑刻書法作品整理成冊,編輯出版《台北碑苑》影印集,為遊人瞭解長城之外,暨研究中華書法藝術提供了一件珍貴參考資料。

蓟州黄崖关长城风景区共有二个景点:黄崖关关城,太平寨。

台北碑苑并列于「八卦迷宫」内


这就是「台北碑苑」

【碑苑楹聯】台北碑苑
黃崖關臺北碑苑落成誌慶
黃崖關崇山峻嶺,萬古流芳天獨厚;
蓬萊嶋物阜年豐,百業維新樂長春。
中華書學會理事長 台北碑苑創建人 劉炳南撰書
(嶋do,ㄉㄠ,同島)




台北碑苑的廊壁

父亲是三行先生的书法作品:佛光菜根谭

是三行先生書法作品《佛光
一句良言能為失望的人帶來重生的希望;
一絲燈光能為夜行的人帶來行路的安全;
一口饘粥能為饑餓的人帶來生存的力量;
一把雨傘能為風雨歸人帶來乾爽的喜悅。


碑拓作品


【纪念碑文】
臺北碑苑建立經過 劉炳南 撰書
臺灣與大陸,本為一體,書法藝術本應共享共用,但分裂數載,也有異同;然近十幾年,兩岸交流日頻,惟書法至親至熱,余於庚辰年在薊北雄關,參加千米舞龍,產生在此建立碑林之想,以留永久紀念。此事得到天津市旅遊局局長陳思新、薊縣縣長孫振清之鼎力,余會同台北中華書學會會長張炳煌、台灣書家釋廣元、王靜芝、陳其銓等,與大陸書家沈鵬、王學仲、劉藝等,共同努力,籌建黃崖關台北碑苑。
余代表台北中華數學研究會,王林代表黃崖關長城風景區管委會,於二零零零年十一月一日,在黃崖關簽約,並有中國藝術報社長,書家張虎先生鑒證,後由王林規劃督造,工程師柴業棠勒石,並於二OO一年五月九日落成揭幕。
此碑苑之建立,為兩岸文化鑄造了千秋偉業,余雖年將八旬,而能為中華文化貢獻微薄之力,甚感欣慰,並贅數語以為誌。
***************************************************************************************
*庚辰年:2000年
*劉炳南先生:生於1924年,祖籍河北省成安縣(原磁縣)高母營村人,本名金焰,字炳南,號「太行山人」。出身世家,幼承庭訓,書法啟蒙自叔父廉聲公,專習顏體,繼攻魏、王。1949年遷居臺灣。潛心研究書法,遍覽名帖,拜訪名師名家,書法精進。後隨同書法家張炳煌創立中華書學會,劉炳南首任秘書長,竭盡參贊規劃之能事,而後再被選為兩屆理事長,創辦臺灣年展、舉辦兩岸展覽、書法比賽、書法研討,推動社區書法,將臺灣書法帶到如火如荼的境地,并積極展開國際聯絡、展覽交流至世界各處。
*張虎先生:1941年生,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委會委員、中國藝術報社社長編審,中國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秘書長、理事,現為中國生態書畫院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央國家機關分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並任新加坡書法家協會院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