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礼记《礼运大同篇》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篆书)

标签:
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大同篇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分类: 是三行:篆金石文作品 |
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篆书):【大道之行】礼记《礼运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所谓的《礼运 大同篇》,其实是节录于原书名《礼记》中一篇名为〈礼运〉之《礼运大同篇》。
另,【大道之行】礼记《礼运大同篇》是三行先生书法习作(金石文),观赏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fc0e670102wvdl.html
另,【大道之行】礼记《礼运大同篇》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行书),观赏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fc0e670102v7uv.html
另,【大道之行】礼记《礼运大同篇》是三行先生书法习作(楷书),观赏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fc0e670102wgns.html
另,【大道之行】礼记《礼运大同篇》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隶书),观赏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fc0e670102wgnt.html
【礼运大同篇】全文
【译文】
从前孔子参加鲁国的岁末大祭祀,并且担任助祭。祭祀完毕,走到宫门外两边的望楼上参观,非常感慨地叹息起来。孔子的叹息,大慨是为了鲁国而慨叹。弟子言偃陪侍在旁,问孔子说:先生为甚么叹气呢?
孔子说:大道得以施行的世代,和夏、商、周三代贤君当政的时代,我没能赶上,可以知道大慨的情况。当大道得以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所共有的。社会上进选贤能做事,讲求信义,教人团结和睦。所以每个人不单孝敬自己的父母,不单爱护自己的子女,还使社会上的老年人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能发挥所长,贡献社会;幼年人能好好地成长起来。使鳏夫、寡妇、孤儿、没有子女的老人家,以至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照顾。使到男子都有本身适当的工作,女子都有归宿的家庭。人们不让财货资源白白浪费于地上,于是努力开发,然而不必据为己有;人人惟恐自己不出力工作,可是并不是为自己私底下的利益。既然这样的话,社会上就再不会有阴谋诡计的使用,也不会有抢劫、偷窃和作乱的事发生了。因此,人们也不用关上门来彼此防范。这就叫做『大同』世界。
如今大道既然再无法行,天下成为一家一姓的天下。人人只孝敬自己的父母,只爱护自己的子女,生产财货和付出劳力,都只为了自己而已。在上位的将爵位传给自己子弟,成为固定的制度。又各自筑起内外城郭、挖掘壕沟,来保卫一己的领土。并且按照礼义来定出法度,去确立君臣的名分,加深父子的恩情,使兄弟和睦相亲,令夫妻和谐相处。由此而设立各种制度,划定田里强界;以此推许勇敢和聪明的人,奖励为自己效力的人。这样一来,一切阴谋诡计就产生了,而战争也就由此而起。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都是这时代的代表人物。这六位贤君,没有一个不是小心谨慎地运用礼制治国的。他们以此来确立行事的是非标准,养成百姓诚实守信的风气,又明白地指出人们的过错所在,标榜仁爱,讲求互相推让,使老百姓能有法规可去遵从。如果有人不按照这样做的话。即使是有权有势的,也会被罢免,而民众都会视之为祸根。这就叫做『小康』世界。
【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