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月无私照万邦】是三行先生金文书法作品

(2015-11-13 07:46:19)
标签:

日月无私照万邦

人世何须争短长

衣食住行无贵贱

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

不分疆域黑棕黄

分类: 是三行:篆金石文作品

【日月无私照万邦】是三行先生金文书法作品

【日月无私照万邦】是三行先生金文书法作品
【日月无私照万邦】是三行先生金文书法作品

 是三行先生金文书法作品:日月無私照万邦】 

日月无私照万邦,不分疆域黑棕黄,
江山湖海河兼岳,雨露风云雪与霜;
衣食住行无贵贱,柴米油盐有农商,
牛耕马驾鸡司晨,
人世何须争短长。

另,【三无私】礼记《孔子闲居》是三行先生金文书法作品,观赏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fc0e670102v6nq.html


“日月无私“语见:礼记《孔子闲居》

***《孔子闲居》是记载孔子与其弟子子夏围绕怎样才能具备君子王者之德这一问题进行对答的一篇文章。

(原文)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
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
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
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齐。昭假迟迟,上帝是祇。帝命式于九围。』;是汤之德也。


【礼记背景】

在儒家的思想里,所谓的「经」,是一种经典,是一种典范,是一种可以成为人们行为准则的指导原则,所以,儒家所谓的「六经」,无不是儒家引为人生指导原则之书。 

六经之名,最早见于庄子天运篇:「孔子位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几本书,几乎个个可以冠上「经」之名。说到礼,就不能不提起三本重要的经书:周礼、仪礼、礼记。分别叙述如下: 

1.周礼:原名周官,记载的是周朝的官制,并非真正的礼文,但为什么可以担个「礼」名?那是因为古代对于礼字的解释涵义甚广,即使典章制度规范等,也都可以称为礼,所以崇古的王莽篡汉之后,把周官改为周礼,大家也觉得并无不妥,因此,就这么沿用下来了。 

2.仪礼:在六经里的礼,所指的其实是仪礼,最初,是为了要求夫妇、父子、君臣的秩序因而产生礼义,礼义因为帝王质文的不同,因而有所损益,到了周朝,因为周公制礼作乐,对礼更重视,为了不越礼,使每事都有制度,因而制为礼书,由于仪礼所记载的古代的礼节,因此我们知道,仪礼才是古代不折不扣的礼经。 

3.礼记:所谓「记」,通常是解经的书,换言之,便是经书的批注。不过,在礼记真正的内容里,他并不像春秋左氏传一般,逐篇为仪礼做批注,除了部分部经而作之外,还有搜集当时礼文相关记事得失等单独成篇的内容。班固汉书艺文志说:「七十子后学所记也。」这应当是孔子门下弟子,听孔子传授有关礼的学问,因而笔记成书,或者更晚的孔门弟子,把这些有关礼的学问搜集起来的文献,因此,在某个程度上来说,礼记比仪礼所包含的层面更广,他不仅是古代礼节的记述阐发,更是汇编古代「礼学」的重要著作,因此,对后世而言,他的价值甚至要超过周礼、仪礼。 

「礼」对于儒家这么的重要,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朝,当然不能不立为学官。西汉礼经博士有后仓、戴德、戴圣、庆普四家,彼此所传的礼记内容各有不同。同样是为仪礼作批注,什么各有不同呢?其实是因为古代的礼文因革损益,再加上年代久远之后,真正的礼仪往往众说纷纭,各家参考取用的记礼杂文又不尽相同,所以产生了诸家歧异。说的简单点,这种情形就像是我们祭祀鬼神的时候,有所谓的「烧金纸」,不一样的鬼神,所用的纸钱也一定不相同,丝毫不能混淆!但这种习俗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一种迷信附会的玩意儿的,鲜少有人真的记得种种纸钱的区别,再加上政府大力提倡不烧纸钱,所以,如果后代有人要追溯祭祀天地鬼神所用纸钱的区别,必然会产生众说纷纭、曲意解说的情形。 

前面所说的传礼的四家,到后世比较广为人知的是内容八十五篇的大戴〈戴德〉礼记和内容四十九篇的小戴〈戴圣〉礼记,前者内容有部分已经亡佚了,仅存四十篇,而小戴礼记虽然只有四十九篇,可是却悉数保存,没有散佚,因此,后世治礼记的学者,大多以小戴礼记为主。 

这部记载古代礼文的理学丛书,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有很多已经是不合时宜的东西了!但他却是古代生活大全之书,其重要性可能就像现在的农民历一般,随时为人们所参考。尽管不合时宜,但我们从里面,也可以看到一些值得耐人寻味的地方: 

1.三年问:提到守丧为何要守三年的理由。对大多数的现代人而言,要守三年丧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从当时的时代环境来看,亲人亡其实是很哀伤的事情,这样的哀伤甚至三年都不能平复!于是,当所有的人不知不觉都守了三年,这样的行事便约定俗成,成为「礼」的一部份了!现在想想,如果我们经历过失去挚友的哀伤,如果我们经历过失去所爱的悲痛,当可以想象的到,这种不合时宜的守丧背后,真挚的人心与合乎人情的诉求。 

2.乡饮酒义:饮酒,本来是一件开怀的事情,为什么还有守礼、要有节制呢?原来,饮酒容易使人狂放、不管是越礼、泄密、乱性,都不会有好的影响。那就像我们现在总是喜欢在宴会里干个两杯,浅饮几杯当然可以助兴,但如果饮过头发酒疯,反而会破坏了好兴致!所以以礼来节制,除了进退有据,也可以合乎人情。

《礼记》为孔子弟子及后学者所记,内容讲述哲理及礼仪法度,其性质殆为先秦儒家言礼之丛书;秦始皇焚书,礼记亦遭厄,幸民间尚有收藏,西汉后苍以之传于戴德及戴圣;戴德、戴圣乃各就后苍所传及各种述礼之书,删为二种辑本,名曰大戴记及小戴记,迨唐贞观中撰五经正义,废大戴记不录,独取小戴记,故现今《礼记》即小戴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