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宗皇帝御制】节录《明心宝鉴省心篇》是三行先生篆书书法作品

(2015-01-14 10:55:00)
标签:

明心宝鉴省心篇

远非道之財戒过度之酒

克己以勤俭为先

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

常思己往之非

分类: 是三行:篆金石文作品

【神宗皇帝御制】节录《明心宝鉴省心篇》是三行先生篆书书法作品

【神宗皇帝御制】节录《明心宝鉴省心篇》是三行先生篆书书法作品
【神宗皇帝御制】节录《明心宝鉴省心篇》是三行先生篆书书法作品

是三行先生篆书书法作品:【神宗皇帝御制】节录《明心宝鉴省心篇

远非道之财,戒过度之酒。
克己以勤俭为先,爱众以谦和为首。常思已往之非,每念未来之咎。

明心宝鉴省心篇》原文:

远非道之财,戒过度之酒。
居必择邻,交必择友。嫉妬勿起于心,谗言勿宣于口。骨肉贫者莫疏,他人富者莫厚。
克己以勤俭为先,爱众以谦和为首。常思已往之非,每念未来之咎。
若依朕之斯言,治家国而可久。

【译文】
远离不符道义的钱财,戒除过度饮酒。居家必择邻居,交往必选朋友。嫉妒之心不要有,谗言乱语不出口。骨肉同胞中的穷者不要疏远,别人家中的富者不要去高攀。约束自己应以勤俭为先,爱护众人应以谦和为要。常常想想过往的不对处,每每念及未来的过错。如果依照我这些话去做,治理家庭、国家皆可长久。 


《明心宝鉴》目录计有:
继善篇 共四十七条
天理篇 共十九条
顺命篇 共十六条
孝行篇 共十九条
正己篇 共一百一十七条
安分篇 共十八条
存心篇 共八十三条
戒性篇 共十五条
劝学篇 共二十三条
训子篇 共十七条
省心篇共二百五十二条
立教篇 共十七条
治政篇 共二十二条
治家篇 共十六条
安义篇 共五条
遵礼篇 共二十一条
存信篇 共七条
言语篇 共二十五条
交友篇 共二十四条
妇行篇 共八条


【省心篇】凡二百五十二条:


《资世通训》:“阴法迟而不漏,阳宪速而有。”阳网疏而易漏,阴网密而难。


《景行录》曰:“无瑕之玉,可为国瑞。孝弟之子,可为家宝。”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家和贫也好,不义富如何?但存一子孝,何用子孙多?


父不忧心因子孝,夫无烦恼是妻贤。言多语失皆因酒,义断亲疏只为钱。


既取非常乐,须防不测忧。乐极悲生。


得宠思辱,居安虑危。荣深辱浅,利重害深。


盛名必有重责,大功必有奇勋。


甚爱必甚费,甚誉必甚毁。甚喜必甚忧,甚赃必甚亡。


恩爱生烦恼,追随大丈夫。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子曰:“不观高山,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


荀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素书》云:“推古验今,所以不惑。”欲知未来,先察已往。


子曰:“明镜可以察形,鉴古可以知今。”过去事明如镜,未来事暗似漆。


《景行录》云:“明旦之事,薄暮不可必。薄暮之事,哺时不可必。”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未归三尺土,难保百年身。既归三尺土,难保百年坟。


巧厌多劳拙厌闲,善嫌懦弱恶嫌顽。富遭嫉妬贫遭辱,勤曰贪婪俭曰悭。触目不分皆笑蠢,见机而作又言奸。思量那件当教做,为人难做做人难。写得纸尽笔头干,更写几句为人难。


老子曰:“上士闻道,谨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景行录》曰:“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梁栋之材成。水有所养,则源泉壮而流脉长,灌溉之利博。人有所养,则志气大而识见明,忠义之士出。可不养哉!”


《直言诀》曰:“镜以照面,智以照心。镜明则尘埃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人之无道也,如车无轮,不可驾也。人而无道,不可行也。”


《景行录》云:“自信者,人亦信之,吴越皆兄弟;自疑者,人亦疑之,身外皆敌国。”


《左传》曰:“意合则吴越相亲,意不合则骨肉为仇敌。”


《素书》云:“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疑人莫用,用人莫疑。


《论语》云:“物极则反,乐极则忧。大合必离,势盛必衰。”物极则反,否极泰来。


《家语》云:“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乱。”


《书》云:“致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预防其患也。”


《讽谏》(讽谏:以婉言隐语相劝谏。)云:“水底鱼,天边雁,高可射兮低可钓。惟有人心咫尺间,咫尺人心不可料。”


天可度而地可量,惟有人心不可防。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对面与语,心隔千山。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太公曰:“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劝君莫结冤,冤深难解结。一日结成冤,千日解不彻。若将恩报冤,如汤去泼雪。若将冤报冤,如狼重见蝎。我见结冤人,尽被冤磨折。


《景行录》云:“结冤于人,谓之种祸。舍善不为,谓之自贼。”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常防贼心,莫偷他物。


古人云:“若听一面说,便见相离别。”


礼义生于富足,盗贼起于饥寒。


贫穷不与下贱,下贱而自生。富贵不与骄奢,骄奢而自至。


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长思贫难危困,自然不骄。每思疾病熬煎,并无愁闷。


太公曰:“法不加于君子,礼不责于小人。”


桓范曰:“轩冕以重君子,缧绁以罚小人。”


《易》曰:“礼防君子,律防小人。”


《景行录》曰:“好食色货利者气必吝,好功名事业者气必骄。”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说苑》云:“财者,君子之所轻。死者,小人之所畏。”


苏武曰:“贤人多财则损其志,愚人多财则益其过。”


老子曰:“多财失其守正,多学惑于所闻。”


人非尧舜,焉能每事尽善。


子贡曰:“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者也。”


人贫志短,福至心灵。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成则妙用,败则不能。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击壤诗》云:“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你害别人犹自可,别人害你却何如?


嫩草怕霜霜怕日,恶人自有恶人磨。


有名岂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胜碑。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


有意得其势,无风可动摇。


得道夸经纪,时熟好种田。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张无择曰:“事不可做尽,势不可倚尽。言不可道尽,福不可享尽。”


有福莫享尽,福尽身贫穷。有势莫倚尽,势尽冤相逢。福宜常自惜,势宜常自恭。人生骄与奢(人间势与福),有始多无终。


太公曰:“贫不可欺,富不可势。阴阳相推,周而复始。”


王参政(即王安石,宋神宗时曾任参知政事。)“四留铭”:“留有余不尽之功,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遗子孙。”


《汉书》云:“势交者近,势竭而亡。财交者密,财尽而疏。色交者亲,色衰义绝。”


子游(孔子的弟子。)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黄金千里未为贵,得人一语胜千金。


千金易得,好语难求。


好言难得,恶语易施。


求人不如求己,能管不如能推。


用心闲管是非多。


能者乃是拙之奴。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小船不堪重载,深径不宜独行。


踏实地,无烦恼。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是病是苦,是安是乐。


非财害己,恶语伤人。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景行录》云:“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机不密,祸先发。


不孝怨父母,负债恨财主重刊本作“贫苦恨财主”。。


贪多嚼不细,家贫怨邻有。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但愿有钱留客醉,胜如骑马倚人门。


贫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仁义尽从贫处断,世情偏向有钱家。


吃尽千般无人知,衣衫褴褛有人欺。


宁塞无底坑,难塞鼻下横。


马行步慢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人情皆为窘中疏。


《礼记》曰:“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也。是故先王因为酒礼,一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避酒祸也。”


《论语》曰:“惟酒无量不及乱。”


《史记》曰:“郊天礼庙,非酒不享。君臣朋友,非酒不义。斗争相和,非酒不劝。故酒有成败,而不敢泛饮也。”


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礼佛者,敬佛之德;念佛者,感佛之恩;看经者,明经之理;坐禅者,登佛之境;得悟者,证佛之道。


看经未为善,作福未为愿。莫若当权时,与人行方便。


济颠和尚警世:“看尽弥陀经,念彻大悲咒。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经咒本慈悲,冤结如何救。照见本来心,做者还他受,自作还自受。”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荀子曰:“公生明,偏生暗。端慤(作德)生通,作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书》云:“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其小人之为也。”


荀子曰:“士有妬友,则贤友不亲。君有妬臣,则贤人不至。”


太公曰:“治国不用佞臣,治家不用佞妇。好臣是国之宝,好妇是家之珍。”


谗臣乱国,妬妇乱家。


太公曰:“斜耕败于良田,谗言败于善人。”


《汉书》云:“曲突徙薪曲突徙薪:比喻防患于未然。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整日梳妆合面睡。


画梁斗栱犹未干,堂前不见痴心客。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万物有无常,万物莫逃乎数。


万般祥瑞不如无。


天有万物于人,人无一物于天。


天不生无禄之人,地不生无根之草。


大富由天,小富由勤。


《诗》云:“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

  

莫道家未成,成家子未生。莫道家未破,破家子未大。


成家之儿,惜粪如金。败家之子,用金如粪。


胡文定公曰:“大抵人家须常教有不足处,若十分快意,提防有不恰好事出。”


康节邵先生曰:“仁者难逢思有常,平生慎勿恃无伤。闲居慎勿说无妨,才说无妨便有妨。爽口物多终作病,快心事过必为殃。争先径路机关恶,近后语言滋味长。与其病后能服药,不若病前能自防。”


饶人不是痴,过后得便宜。


赶人不要赶上,捉贼不如赶贼。


梓潼帝君(道教神名。道家谓玉帝命梓潼掌文昌府及人间功名、禄位事,因此称为梓潼帝君。)垂训:“妙药难治冤债病,横财不富命穷人。亏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生事事生君莫怨,害人人害汝休嗔。天地自然皆有报,远在儿孙近在身。”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吴真人曰:“行短亏心只是贫,莫生巧计弄精神。得便宜处休欢喜,远在儿孙近在身。”


十分惺惺使五分,留取五分与儿孙。十分惺惺都使尽,后代儿孙不如人。


越奸越狡越贫穷,奸狡原来天不容。富贵若从奸狡得,世间呆汉吸西风。


花落花开开又落,锦衣布衣更换着。豪家未必长富贵,贫家未必常寂寞。扶人未必上青霄,推人未必填沟壑。劝君凡事莫怨天,天意于人无厚薄。


莫入州卫与县衙,劝君勤谨作生涯。池塘积水须防旱,田地勤耕足养家。教子教孙多教艺,栽桑栽柘少栽花。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堪叹人心毒似蛇,谁知天眼转如车。去年妄取东邻物,今日还归北舍家。无义钱财汤泼雪,倘来田地水推沙。若将狡谲为生计,恰似朝开暮落花。


得失荣枯总是天,机关用尽也徒然。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无药可医卿相寿,有钱难买子孙贤。家常守分随缘过,便是逍遥自在仙。


宽性宽怀过几年,人死人生在眼前。随高随下随缘过,或长或短莫埋怨。自有自无休叹息,家贫家富总由天。平生衣食随缘度,一日清闲一日仙。


花开不择贫家地,月照山河到处明。世间只有人心恶,凡事还须天养人。


真宗皇帝御制:“知危识险,终无罗网之门。举善荐贤,自有安身之路。施恩布德,乃世代之荣昌。怀妬报冤,与子孙之为患。损人利己,终无显达之云程。害众成家,岂有长久富贵。改名异体,皆因巧语而生。祸起伤身,尽是不仁之召。”


仁宗皇帝御制:“乾坤宏大,日月照鉴,分明宇宙,宽洪天地,不容奸党。使心用,果报只在今生。善布浅求,获福休言后世。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万种强图,争似随缘节俭。心行慈善,何须努力看经;意欲损人,空读如来一藏。”


神宗皇帝御制:“远非道之财,戒过度之酒。居必择邻,交必择友。嫉妬勿起于心,谗言勿宣于口。骨肉贫者莫疏,他人富者莫厚。克己以勤俭为先,爱众以谦和为首。常思已往之非,每念未来之咎。若依朕之斯言,治家国而可久。”


高宗皇帝御制:“一星之火,能烧万顷之薪。半句非言,折尽平生之德。身披一缕,常思织女之劳。日食三餐,每念农夫之苦。苟贪嫉妬,终无十载安康。积善存仁,必有荣华后裔。福缘善庆,多因积德而生。入圣超凡,尽是真实而得。”


老子送孔子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于人,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也。曰:聪明深察,反近于死;博辩闳远,而危其身。”


王良曰:“欲知其君,先视其臣。欲识其人,先视其友。欲知其父,先视其子。君圣臣忠,父慈子孝。”


家贫显孝子,世乱识忠臣。


《家语》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知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老思其死则务教,有思其穷则务施。


《景行录》云:“能自爱者未必能成人,自欺者必罔人。能自俭者未必能周人,自忍者必害人。此无他,为善难,为恶易。”


富贵者易于为善,其为恶也亦不难。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千卷诗书难却易,一般衣饭易却难。


天无绝人之禄。


一身还有一身愁。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轻诺者信必寡,面誉者背必非。


许敬宗(许敬宗,唐大臣,曾主编《文馆词林》。)曰:“春雨如膏,滋长万物,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扬辉),普照万方,佳人喜其玩赏,盗者恶其照鉴。”


《景行录》云:“大丈夫见善明,故重名节于泰山;用心刚,故轻死生如鸿毛。”


外事无小大,中欲无浅深。有断则生,无断则死。大丈夫以断为先。


子曰:“知而弗为,不如勿知。亲而弗信,莫如勿亲。乐而方至,乐而勿骄。患之所至,思而勿忧。”


孟子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也作鎡錤[zī jī],大锄。),不如待时。”


《吕氏乡约》(亦称《蓝田乡约》。北宋吕大钧兄弟在家乡蓝田制订的“乡约”。)云:“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成,患难相恤。”


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足深信。


人不知己过,牛不知力大。


不恨自家麻绳短,只怨他家古井深。


侥脱,无辜报。


赃滥满天下,罪拘福薄人。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太公曰:“人心难满,溪壑易盈(校正本作“海水难量”。)。”


天若改常,不风即雨。人若改常,不病即死。


《状元诗》云:“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孟子云:“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木从绳则直,君从谏则圣。


佛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莫欢喜,更有收人在后头。


苏东坡云:“无故而得千金,不有大福,必有大祸。”


《景行录》云:“大筵宴不可屡集,金石文字不可轻为,皆祸之端。”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争似不来还不往,也无欢喜也无愁。


康节邵先生曰:“有人来问卜,如何是祸福。我亏人是祸,人亏我是福。”


大厦千间,夜卧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二升。


不孝谩烧千束纸,亏心枉焚万炉香。神明本是正直做,岂受人间枉法赃?


久住令人贱,贫来亲也疏。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孟子曰:“为仁不富矣,为富不仁矣。”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公心若比私心,何事不辨?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时。


老子曰:“执着之者,不明道德。”


过后方知前事错,老来###少时余。


杨雄(即扬雄,西汉成都人,长于辞赋,著有《太玄法言》。)曰:“君子修身,乐其道德。小人无度,乐闻其誉。修德日益,智虑日满。”


子曰:“君子高则卑而谦,小人宠则倚势骄奢。小人见浅易盈,君子见深难溢。故屏风虽破,骨格犹存;君子虽贫,礼义常在。”


《家语》曰:“国之将兴,实在谏臣。家之将荣,必有诤子。”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云:“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濂溪周先生(即周敦颐。)曰:“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


《说苑》云:“山致其高,云雨起(重刊本作“兴”。)焉。水致其深,蛟龙生焉。君子致其道,福禄存焉。”


《易》曰:“德微而位尊,智小而谋大,无祸者鲜矣。”


荀子曰:“位尊则防危,任重则防废,擅宠则防辱。”


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说苑》云:“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小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孟子曰:“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直言诀》曰:“事君父者以忠孝,为君父者以慈爱。家与国无异,君与父相同。德显以扬名,惟忠与孝。荣贵不招而自来,辱不逐而自去。”


老子曰:“六亲不和不慈孝,国家昏乱无忠臣。”


《家语》(即《孔子家语》,原书27卷。今本10卷,系三国魏王肃搜集和伪造。)云:“慈父不爱不孝之子,明君不纳无益之臣。”


奴须用钱买,子须破腹生。


着破是君衣,死了是君妻。


莫笑他家贫,轮回事公道。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我。


是日以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于斯何乐?


《景行录》云:“器满则溢,人满则丧。”


羔羊虽美,众口难调。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汉书》云:“金玉者,饥不可食,寒不可衣,自古以谷帛为贵也。”


《益智书》云:“白玉投于泥,不能污湿(重刊本作“浊变”。)其色。君子行于浊地,不能染乱其心。故松柏可以奈(耐)雪霜,明智可以涉艰危。”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从(从,通“纵”。)他酒价高。


入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太公曰:“日月虽明,不照覆盆之下。刀剑虽快,不斩无罪之人。非灾横祸,不入慎家之门。”


赞叹福生,作念祸生,烦恼病生。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骄。


得福不知,祸来便觉。


太公曰:“良田万顷,不如薄艺随身。”


《周礼》云:“清贫常乐,浊富多忧。”


房屋不在高堂,不漏便好。衣服不在绫罗,和暖便好。饮食不在珍馐,一饱便好。娶妻不在颜色,贤德便好。邻里不在高低,和睦便好。亲眷不择新旧,来往便好。养儿不问男女,孝顺便好。兄弟不在多少,和顺便好。朋友不在酒食,扶持便好。官吏不在大小,清正便好。


道清和尚警世:“善事虽好做,无心近不得。你若做好事,别人分不得。经典积如山,无缘看不得。忤逆不孝顺,天地容不得。王法镇乾坤,犯了饶不得。良田千万顷,死来用不得。灵前好供养,起来吃不得。钱财过壁堆,临行将不得。命运不相助,却也强不得。儿孙虽满堂,死来替不得。”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能修,仙道远矣。


孝友朱先生(朱仁轨,字德容,唐代人。终生未仕,隐居养亲,死后人私谥孝友先生。)曰:“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颜子曰:“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跌。”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景行录》云:“广积不如教子,避祸不如省非。”


病有工夫急有钱。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


宁吃开眼汤,莫吃皱眉粮。


桓范曰:“若服一缕,忆织女之劳;若食一粒,思农夫之苦。学而不勤不知道,耕而不勤不得食。怠则亲者成疏,敬则疏者成亲矣。”


《性理书》云:“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酒色财气四堵墙,多少贤愚在内厢。若有世人跳得出,便是神仙不死方。


人生智未生,智生人易老。心智一切生,不觉无常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