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是三行先生金石文书法作品

标签:
郑板桥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无竹不居是志成后制 |
分类: 是三行:篆金石文作品 |
郑板桥【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是三行先生金石文书法作品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
鄭板橋父喪之後,只因累累債務纏身,便不得不一度離鄉背井,棲身于鎮江焦山,一面躲債,一面讀書。昔日這裏有十幾家庵寺,其中別峰庵住持本是興化籍的和尚,正是得之於他的慷慨之助,鄭板橋才能暫在僧舍落腳住下。此後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也就是他四十三歲那年,則又再次來到別峰庵,潛心攻讀詩書,以應科舉考試。現焦山別峰庵有鄭板橋手書木刻:對聯《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作者】
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汪士慎、黄慎、李鲜、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历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
【郑板桥故居】
郑板桥故居,位于江苏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3间,朝北南屋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粉墙黛瓦,兰竹萧萧,庭院清幽。整个故居建筑简朴典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生前所写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故居内陈列郑板桥生活用具及郑板桥书画复制品,研究郑板桥的资料等等。1983年全面修缮,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