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是三行_金石文书法大师
是三行_金石文书法大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252
  • 关注人气:1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行书法展》大唐太宗【百字铭】是三行先生隶书书法作品(41-14)

(2014-10-19 08:43:04)
标签:

故乡行书法作品展

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贵自勤中得富从俭约来

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

大唐太宗百字铭

分类: 是三行:隶书作品

《故乡行书法展》大唐太宗【百字铭】是三行先生隶书书法作品(41-14)

《故乡行书法展》大唐太宗【百字铭】是三行先生隶书书法作品(41-14)《故乡行书法展》大唐太宗【百字铭】是三行先生隶书书法作品(41-14)


是三行先生隶书书法作品(41-14):《故乡行书法展》大唐太宗【百字铭】

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少杯不乱性,忍气免伤财。贵自勤中得,富从俭约来。
温柔终益己,强暴必遭灾。善处真君子,刁唆是祸胎。暗中休使箭,乖里放些呆。
养身需修善,欺心莫吃斋。衙门休出入,乡党要和谐。安分身无辱,闲非口莫开。
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 


唐太宗;姓李,名世民,是高祖李渊的次子。由于李世民深得高祖李渊的宠爱,因而在李渊建立唐王朝不久,便立李世民为太子。李渊传位后,李世民登基,史称唐太宗,改元贞观。在唐太宗统治时期,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开明政策,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盛局面。 

唐太宗在位期间重视对佛教事业的发展,并采取各种政策调整佛教制度,保持僧团纯洁。他还通过在全国大量建立寺院,恭请僧人超度阵亡将士,广泛与高僧往来等形式,支持和推动佛教事业的发展。他本人还经常向高僧探讨佛法,了解佛经教义。他还经常在诗文中阐述佛教思想,劝人掌握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唐太宗曾写了多首《百字铭》。

 

【封建制度】李世民的悲剧
唐太宗在封建帝王中很有作为,却拿自己的儿子们没有办法。他为他们操心劳神、洒泪顿足,甚至下过杀子诏,史家记下这类宫廷轶闻,我们不妨利用它来认识一下封建社会。

李世民有14个儿子。按惯例,立太子以长,余为王,这是李唐“家天下”的基础,可是非嫡长子立为太子的也代不乏人。李世民自己便非长子;因而,皇帝的所有儿子总是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而结果呢,这些天潢贵胄绝大多数不成器,下场也很可悲: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个被幽闭,两个被废为庶人,这等于被开除出李家户籍尔后又被流放。 第13子李福虽得善终,却平庸无能;第9子李治,就是后来的高宗,虽贵为天子,却把大权拱手交给武则天。后来李氏宗族被武氏大加杀戮,不能不说是高宗的昏聩所致。这样一算,李世民这14个儿子,竟是不肖子居多。

《旧唐书》的作者谈及太宗诸子,感叹道:子弟作藩,盘石维城。骄侈取败,身无令名!李世民的继承者,只有这14个候选人,封建制度的腐朽,也就于此可见了。唐太宗的大儿子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 承乾秉性聪明,8岁即封为皇太子。不想成年后喜好声色,漫游无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两面派,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废,深嫉受太宗喜爱的魏王李泰。第4子李泰也确有野心,心怀夺嫡之计。 于是双方各树朋党,想下毒手。后来,承乾甚至想谋老子的反,被人告密,下狱后废为庶人,徙往黔州,两年后死在那里。李泰也被“幽闭”起来,35岁就死了。唐太宗有鉴于此,曾下了一道诏书: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望者,两弃之,著为令。 

第2子早夭。第3子吴王李恪,是隋炀帝女儿大杨妃所生。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长孙无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就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 第4子魏王李泰,才华横溢,开始贬为郡王,不久就提为濮王,太宗对这个儿子,始终还是相当的爱重。太宗病故后,长孙无忌扶持高宗登基,独独不让濮王前来奔丧。李泰后来郁郁而亡,高宗为之废朝。

第5子李佑,母阴氏,封齐王。他整天与小流氓鬼混,尤其爱好打猎。长史屡谏不听。太宗怪长史辅导无方,换了敢于犯颜直谏的权万纪任长史。贞观十七年,李派刺客杀了权万纪,发动叛乱。结果李事败亦被杀。 第6子李愔是个浪荡公子,先封梁王,贞观十年改封蜀王转益州都督,永徽四年,坐与李恪谋逆,被废为庶人,乾封二年死于流配地巴州。 第7子蒋王李恽,纵情享乐,使州县不堪其劳。肃宗上元元年自杀。第8子越王李贞,燕妃所生,“颇涉文史,兼有吏干”,然“人伏其才而鄙其行”。后来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第10子纪王李慎,虽然聪明好学,可惜是个懦弱无能的胆小鬼。李贞劝其反武,他不肯同谋,可武则天还是杀了他。

江王嚣,太宗第十一子也。贞观五年受封,六年薨,谥曰殇。 代王简,太宗第十二子也。贞观五年受封,其年薨,无后,国除。 赵王福,太宗第十三子也。贞观十三年受封,出后隐太子建成。十八年,授秦州都督,赐实封八百户。二十三年,加右卫大将军,累授梁州都督。咸亨元年薨,赠司空、并州都督,陪葬昭陵。中兴初,封蒋王恽孙思顺为嗣赵王。 第14子曹王李明,母小杨妃,在太宗晚年,与庶人串通谋反,贬黔州,被都督逼令自杀。这显然是得到太宗暗示或认可的。总计14人中,除李福、李治外,竟有12人“死于非命”! 

【作者】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贞观之治】

因隋末战争而人口锐减,公元628年(贞观二年),唐朝只有二百九十万户人口,李世民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李世民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在军事上,李世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 

经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达到三百八十万户,奠下了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另,故乡行书法展41-15:大唐太宗【百字铭】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行书),观赏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fc0e670102w54n.html

另,故乡行书法展41-16:大唐太宗【百字铭】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金石文),观赏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fc0e670102w54l.html

另,是三行先生200年3曰27日故乡行书法作品展,资料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fc0e670102v5bi.html 

(参加作品共100幅,小编取回时仅剩41幅)

故乡行书法展:是三行书画作品展(常州刘海粟美术馆)开幕仪式

諸葛亮【誡子書】是三行先生故鄉行作品展4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