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熹【春日】是三行先生行书书法作品

(2014-07-17 07:14:23)
标签:

是三行先生书法作品

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

分类: 是三行:行草书作品

朱熹【春日】是三行先生行书书法作品

朱熹【春日】是三行先生行书书法作品
朱熹【春日】是三行先生行书书法作品

是三行先生行书书法作品:【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另,朱熹【四季】是三行先生行书书法作品,观赏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fc0e670102uxah.html 


【译文】
挑一个春光明媚的好日子来到泗水边观花赏草
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
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受东风的面貌,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首句说明出游的时间地点后三句写出游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

泗水在山东孔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在南宋时该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不露出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作者】
朱熹(1130-1200)中国古代先哲,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亦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武夷山被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双重遗产源于朱子,朱子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其著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立于学宫,自宋朝至今八百年。其一生为学:穷理及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朱子家训】《朱子家训》原载《紫阳朱氏宗谱》。
南宋中期,金、蒙南侵,赋税苛重,百姓怨声载道,民族危机深重,加之儒家衰弱。封建统治的腐朽,致使纲常破坏,礼教废弛,官场贪风日盛,道德沦丧,人们精神空虚,理想失落,社会动荡不安。为了稳定国家秩序,加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拯救社稷,拯救国家,朱熹以弘扬理学为己任,奉行“格物致知、实践居敬”的教育理念,力主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内容的道德修养,力求重整伦理纲常、道德规范,重建价值理想、精神家园。《朱子家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朱子家训》寥寥数百字,却全面阐述了朱熹关于做人的准则:仁、义、礼、智、信;家训中字字珠玑,是朱熹治家、做人思想的浓缩;倡导家庭亲睦、人际和谐、重德修身;俗话说:做官先做人,官清先家清。为官者不可不读,不可不看,不可不学,不可不用。

 

紫阳朱氏宗谱《朱子家训》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译文】
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
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
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
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      

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感情。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

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

 

【重要注明】朱锦富(朱熹23世正宗裔孙) 

一提《朱子家训》大多数老年人和喜爱古文的人都认为指的是《朱柏庐治家格言》,即”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就完全错了。《朱子家训》和《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两篇完全不同的由两个人写的文章,不能把《朱柏庐治家格言》通称《朱子家训》(社会上一直这样称谓,书名页通称《朱子家训》)朱子指的是朱夫子朱熹。

《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昆山秀才朱用纯写的《治家格言》,柏庐是朱用纯的号,这篇《治家格言》写得非常好,通俗易懂,富有哲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因为是《治家格言》,专供家用,朱用纯在世时已刊和未刊书目中均未收录,世上无古籍对照,靠的是民间传诵和转抄而得,传来传去,抄来抄去,错误越来越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