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来养蚕——记蚕成蛾观察过程

(2019-09-15 20:56:03)

蚕是我们容易亲近的小生命——养蚕剿丝、织绸制衣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现,5000多年来养蚕文化的滋养,使所有的中国人都对“蚕宝宝”有着特殊的亲切感。

蚕也是我们容易饲养的小动物——蚕的体形小,生命周期短,不会消耗很多的人力、物力;而蚕更是能让我们着迷的小家伙。通过一个多月的养蚕实践经历,我了解了蚕的一生需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形态。蚕在生长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变化。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蜕皮前会休眠,蚕在结茧前要蜕皮四次。蚕吐出的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养蚕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蚕蛹成蛾

班级

三(2)

姓名

钟函希

实验课题

观察蚕的成长记录

实验时间

2019.5.15-2019.7.13

实验目的:

观察蚕的成长历程,推断蚕儿生长的需要

实验准备:

蚕卵,扎过透气孔的纸盒子,筷子,纸巾,新鲜的桑叶

实验过程:

5月15日

妈妈的朋友送给我一些刚孵化出的蚕宝宝,它们黑黑的像蚂蚁,被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体长大约2毫米。爷爷说现在蚁蚕还很小,它只能吃些软的桑叶,爷爷帮我摘了很多新鲜的嫩桑叶,然后把桑叶切成小小的一片,把我的蚕宝宝放在桑叶上,让它们尽情地吃。

我们来养蚕——记蚕成蛾观察过程

5月17日

才过了两天,蚕宝宝就长大了一点,大概有5毫米长了,但还是黑黑的,吃桑叶的速度快了很多,胃口也变大了。它们吃的并不是很有规律的,有些从桑叶的边缘吃起,有些就直接在桑叶的中间啃个洞出来。它们吃桑叶时嘴巴一张一合。

 

我们来养蚕——记蚕成蛾观察过程


5月30日

蚕宝宝身上的细毛已经不见了,全身也慢慢变白了,体长大约为15~20毫米,每天都需要喂新鲜的桑叶,这个时间也不用再挑非常嫩的桑叶了。蚕宝宝非常能拉屎,每天盒子里都是黑黑的排泄物,爷爷说必须要清理干净,保持环境的干爽和整洁。

 我们来养蚕——记蚕成蛾观察过程


6月7号

蚕宝宝越来越大,越来越白,也越来越胖,可有时候它们会突然不动了,看上去以为它们要死了哦,原来那是蚕宝宝正在眠,这时不要去碰它们,一、二天以后它们就会蜕皮了。蚕就眠时不吃不动,表面是睡眠,实际是脱掉旧皮,换上新皮以继续生长。

蚕宝宝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它身上有个月牙形的一个东西叫肾形斑。蚕宝宝一共有八对足。其中有三对胸足,尖尖的和后面腹部的足不一样;蚕的腹足一共有四对,上面有一个个的小钩子,你把它拿在手里的时候,它的腹足就会牢牢的钩在你手上,像是一个小吸盘,很难拿下来;对了,它的尾巴上还有一对尾足呢。在腹部的前几节身体上每边都有一个黑色的小圆孔,这就是它的鼻子——气门,它们都靠这些小孔呼吸呢,而且在呼吸的时候,它们的背上有一条会时粗时细的线,是“背脉管”,这就是蚕宝宝“输送血液”的地方。这个背脉管是蚕越大看的越清楚,四龄蚕这才能看见,要是二、三龄的就看不清楚了。

我们来养蚕——记蚕成蛾观察过程 

 

6月9日

今天一早突然发现很多蚕宝宝流出了黄水,我小心地拿纸巾把它们都擦干净,可是到了晚上,流黄水的蚕宝宝全部死掉了。我和爷爷查了很多资料,最后证实蚕宝宝应该是吃了毒桑叶,因为正好前一天小区里刚对植物打了农药。

我们来养蚕——记蚕成蛾观察过程

 

 6月15日

蚕宝宝有50毫米左右长了,甚至最长的那条都有70毫米了,奶香奶香的,肥嘟嘟,圆滚滚,全身发透,而且也不再那么积极吃桑叶了。爷爷说,蚕宝宝快要吐丝结茧了。于是,我找来一些纸筒在盒子里给蚕宝宝搭了一个架子。

我们来养蚕——记蚕成蛾观察过程
我们来养蚕——记蚕成蛾观察过程

 

6月17日

蚕宝宝慢慢地爬到纸格子,口吐丝缕。蚕宝宝们先用嘴吐出一段雪白的丝织成了一个“z”形,然后用丝把自已一圈一圈围起来,从缝里还可以看见它们的头一摇一摆地吐丝,直到我们看不见为止,变成一个透明的球。雪白的蚕茧已经初步形成了,触摸一下,软软地凹陷下去,松手,又恢复原状。此刻,蚕茧中隐约可见一个忙碌地身影。雪白的蚕茧外已经无法看到里面的蚕了,摸上去有点硬了,把茧子拿到灯光下,还能隐约地看见蚕还在不停地吐丝,它们已经整整工作一天了,终于作茧成功。我开始安心地等待蚕宝宝破茧成蛾。

我们来养蚕——记蚕成蛾观察过程

我们来养蚕——记蚕成蛾观察过程

78

在焦急地等待了十几天之后,第一只蚕蛾出世了,淡黄色的身体,一对像羽毛一样的触角,背上长着两对翅膀,但却飞不起来,大大的腹部,好像里面装了一个大西瓜一样。

我们来养蚕——记蚕成蛾观察过程

 

蚕宝宝蜕皮变化表:

蜕皮次数

日期

大约体长

身体颜色

蜕皮过程,几乎不怎么吃,头会抬起慢慢扭动身体,接着开始从上至下蜕皮。

1

5月15日

10毫米

灰色

2

5月20日

20毫米

乳白色

3

6月1日

35毫米

纯白色

4

6月15日

50毫米

半透明白

实验发现:

蚕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这是蚕的生命周期,约53天右。

温度25度左右生长最快,桑叶不能有水

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蚕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卵,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实验心得:

蚕蛾牺牲自己的生命,延续了后代,真伟大啊!通过这次养蚕我有了深切体会,喂养蚕儿的过程中,要非常用心、谨慎,要懂得蚕儿的生活规律。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收获。我们要掌握观察的方法,观察是持久的知觉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是Ceci
后一篇:12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