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作品写作技巧二十四类风格评析(五)
(2017-07-23 22:41:55)| 标签: 八月江南新市古镇张明儿张书赫浙江儿歌 | 分类: 儿歌评论 | 
儿歌作品写作技巧二十四类风格评析(五)
 
 
唐朝著名诗话家司空图(837——908年)曾经以一部《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评论专著享誉千古。他以专业的角度分类了诗歌艺术风格,评析了美学意境,使诗歌创作的风格与境界让读者推置眼前,一目了然。笔者以为,将其引用在儿歌中也有非常相近的指导意义,故而选取优秀儿歌二十四篇,逐一评析,以透视儿歌创作的审美技艺幽趣。
 
本系列篇章是一次崭新的评论尝试,所选取的儿歌,纯属以作品为重,并同时介绍该作品作者的相关情况。由于选取数量有限,审美境界所限,自己目及范围有限,故必会挂一漏万,未能选用名家和真正的绝世佳作。对此,敬祈所有儿歌作家深谅。
 
 
 
五、高古——儿歌创作中的咏物要有孤高的质朴
 
作品样本:金波《野牵牛》:
 
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
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
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
嘀嘀嗒!嘀嘀嗒! 
 
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老师儿歌创作是一位专业前辈,他的儿歌创作一直保持着生活的鲜活性与样本的普及性。这首《野牵牛》儿歌同样突出了质朴的生活原样,选取了“牵牛花”这一咏物对象展开特有的艺术表达。通过这首儿歌的欣赏,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能够抓住对象的个性,以数个动词的连用,就把野生的牵牛花鲜活的模样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因为金波老师有强大艺术功力,才能达到“虛佇神素,脱然畦封”这一高古境界,让人们看到“野牵牛花”本质上的美。
 
金波老师在儿歌创作上的熟能生巧,从这首儿歌写作运用上可窥一斑。这首儿歌总为七句,前四句描写了“野牵牛”努力攀爬的样子:“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通过四次“爬”,不同位置的选择“高楼”、“树梢”、“东墙”、“篱笆”来说明“野牵牛”事业道路上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而这些叙述风格反映出金波老师平朴的笔调,更容易让孩子进入角色,也符合儿童对事物观察的一般规则。
 
从平淡下笔,后入高古意境,这便是金波老师儿歌创作高明之处,俗手就此便很难转出身来。金波老师此篇的后三句,笔锋一转,精彩立见:“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嘀嗒!嘀嘀嗒!”,这几句妙就妙在“野牵牛”通过多方面的挫折,突然有了开悟,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放出自己的生命精彩:“躺在地上吹喇叭”。这一句称得上“平凡中见奇”,淋漓表现“野牵牛”“狐高的质朴”内心。一句“篱笆细,不敢爬”秒转了局面,隐晦表现了“野牵牛花”唯美的孤高心理,儿歌至此,便已渐入意趣雅致“高古”的创作佳境。
 
金波老师是国内老一辈儿童文学家中重要代表之一,这首《野牵牛》艺术个性超然,一位儿歌创作艺术家在咏物中就是要善于从质朴趣点着手,然后升攀到形意“高古”的艺术位置上去。
 
附:
 
1、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门,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虛佇神素,脱然畦封。黃唐在独,落落玄宗。
 
2、金波老师简介:
全名王金波。北京人,历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金波老师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全国幼儿图书奖。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