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的经营商业模式的优缺点
(2014-11-19 13:31:10)
标签:
电商 |
分类: 能力秀专区 |
一、成功之处
海尔的成功在于他可以动态地与顾客需求同步(synchronize)
张瑞敏认为,企业具有时代性,只有不断地抓住机遇,才能实现持续发展。这意味着与顾客需求同步的重要性。相较于过去信息不流通不对称,企业相较于消费者有较高的议价能力。然而现在由于顾客可以在网上查询相关产品的所有信息,导致企业变成了被动方。企业唯有动态地调整本身产品来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下生存下来。过去没有倾听顾客声音的企业,只有逐渐被时代所淘汰。与海尔同时代开始发展的冰箱厂,目前的数目已是寥寥可数。
相较于竞争对手,海尔成功地整合(synthesize)实体以及虚体网络
互连网的蓬勃发展,对于企业战略另外一个涵义是企业要开始着手整合“虚网”以及“实网”。虚网强调的是信息的迅速流通,降低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实网强调的是实体产品无障碍地在一定的时间内传递给消费者。由于大家电本身体积笨重,在长距离运输的时候还要考虑各省县市的资源状况和产业基础,这对于中国国情不是特别了解以及在内地不是长期耕耘的企业,特别是外企,带来一定的挑战。能够整合实网以及虚网也就构成了海尔一个难以被模仿的核心资源,这也说明为何GE、惠普、新西兰的FPA要与海尔在物流销售领域展开合作。
海尔有效地调整本身的组织结构(structure)
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信息以及产品的迅速流通,影响了海尔如何重新设计其组织结构。海尔将本身的结构从正三角变为倒三角、扁平化的组织——过去7万多人的庞大队伍转变成2000多个自主动态经营体。这样的组织结构相较于传统组织设计的不同在于权力分配上的颠覆。过去在海尔是领导指挥员工,现在是领导由员工选出,并且领导主要的任务也转变为向员工提供相关的支持,让员工可以更好地服务客户。海尔组织内部的人员设置以及资源分配,例如营销以及研发,也主要是由外界消费者的需求来决定。
二、不足之处
1. 渠道建设初期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而且收效慢。
2. 海尔集团使用了单品牌策略,它的优点是很容易得到认知认可。缺点是如果出问题,会对整体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3.
海尔集团使用了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它的优点是可以更快做大,挖掘到更多机会。缺点是管理很不容易,当新业务迟迟无法取得突破甚至是大量亏损时,会持续消耗母公司资源。
4.商业产品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众所周知海尔的家电行业是很出名的,因此尝试在移动终端、电脑产品方面发展,但由于技术模式的不到位导致这两方面以失败告终。手机、电脑的不景气严重影响了海尔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