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组老照片,是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在微博上发部的。照片全部是一位名叫Sanzetti的犹太摄影师拍摄于上世纪二十到五十年代之间的上海,领事馆希望通过沪上民众和媒体找寻这些上海“老面孔”的身份和姓名……
http://s4/middle/63086aeag78691b017483&690
据介绍,1922年Sanzetti先生来到上海,在此期间他在上海南京路73号开设了一家照相馆给当时的人们拍照。Sanzetti先生1957年移居以色列,1986年去世。最近,他的这些记录着老上海的照片被后人发现,在他的镜头内,不论是灵动的芭蕾舞者,或是相濡以沫的普通夫妻,如今看来均华美依旧。
透过这些老照片,我感到了摄影师把控瞬间的技艺,以及八十年岁月沧桑带给人们的记忆,与此同时,又让我想起二十年前一个上师范时画大卫像时的梦想,走进大卫的故乡……
http://s1/middle/63086aeagb41b2f9d5b70&690
以色列——一个国土不大但魅力无穷的国度,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对于我来说,以色列是和两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大卫——古代犹太王国的第二代国王,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建立统一的犹太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基督教圣经《新约全书》强调耶稣是大卫的后裔。大卫智勇击败菲利士大力士的故事恐怕早为画过这尊雕塑的人所熟知。随着各种关于二战犹太人题材影视剧的涌现,我又知道了他们胸前别着的那个比生命还重的六角星的名字——大卫星……
拉宾——曾经的以色列总理,我买过的第一本传记就是《拉宾传》,现在依旧在我的书架之上。1995年11月4日,我在收音机里得知了一个悲剧,伊扎克.拉宾遇刺离世……
http://s8/middle/63086aeagb41ba0a9ff97&690
1922年3月1日,伊扎克.拉宾生于耶路撒冷,学生时代在以色列农业技校和美国迈阿密大学度过,本想当一名农业专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声打破了他的梦想。19岁时拉宾入伍,由于骁勇善战,拉宾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战功赫赫的将军。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时期,他是著名的哈雷尔旅旅长,1964年晋升为三军参谋长。1967年名为“六日”战争的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时,他是以军的主要指挥者。而就是这样一位沙场老将,却又在脱下军装后为和平奔波,铸剑为犁。
“大卫”、“拉宾”,两个我所最熟悉的犹太人名字,他们讲述着以色列的历史与现在,讲述着这个民族为之信念而不屈奋斗的过程。
http://s1/middle/63086aeagb41be5feafd0&690
如今,北京的超市里有很多农产品都加上了“以色列”符号,比如“以色列西红柿”,最初我很纳闷这是为什么,后来了解到了这个面积很小而且极度缺水的国家是如何利用、保护自己的有限资源,并将这些经验带到中国的。如果有幸能走进这个神秘国家,我不光想去看圣城耶路撒冷与平静的死海,还想走进普通以色列家庭,从他们身上寻找大卫与拉宾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