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梅绘事随笔注释(二十三)
标签:
文化 |
占盡风情向小園
宋•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秋风露寒,洞庭微波。
唐·李华《云母泉诗》并序:“洞庭湖西玄石山,俗谓之墨山。山南有佛寺,寺倚松岭,下有云母泉。泉出石,引流分渠,周遍庭宇,发如乳湩,末派如淳浆。烹茶、淅蒸、灌园、漱齿皆用之。大浸不盈,大早不耗。自墨山西北至石门,东南至东陵、广轮二十里,尽生云母。墙阶道路,炯炯如列星。井泉溪涧,色皆纯白。乡人多寿考,无癖痼疥搔之疾。华深乐之。颍川陈公,天宝中与华同为谏官。公性与道合,忽于权利,方挂冠投簪,顾华以名山之契。乾元初,公贬清江丞,移武陵丞。华贬杭州司功,恩复左补阙。上元中,俱奉诏徵。公自清江至武陵,道路多虞,制书不至。华溯江而西,次于岳阳,江山延望,日夕相顾属,思与高贤共饮云母之泉,躬耕墨山之下。敢违朝命,以徇私欲。秋风露寒,洞庭微波,一闻猿声,不觉涕下。况支离多病,年甫始衰,愿饵药扶寿,以究无生之学。事乖志负,火爇予心,寄怀此篇,亦以书余之志也。”
李华(约715-774),唐代散文家,诗人。
踏花归去马蹄香
小桃知客意,春尽始开花。
笛唇杨折柳,衣髪挂流苏。
陈少梅注:左右餘髪各粗一指结束,作同心带垂于两肩以珠翠饰之谓之流苏。
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少陵逸诗
紫领宽袍漉酒巾,江头萧散作闲人。秋风有意吹芦葉,葉落无情下水滨。
陈少梅注:秦少游
一篙烟雨,水空天远。
薄雾笼纤碧,微波织碎红。一双新燕子,故故骂春风。
注:戴熙 咸丰纪元(1851年)作《山水册页》题识:“薄雾笼纤碧,微波织碎红。一双新燕子,故故骂春风。戏写春波放棹,辄题小诗。”
雨过泉声急,云归岚气深。
疏烟渲淡碧,密雨洒浓翠。静观造化师,时时出新意。
注:师造化,物我为一。中国画创作的主客体关系。
湖天秋影
山川寂寥,水木明瑟。万顷烟波,一襟风月。
水木明瑟:形容风景清爽洁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濠梁之性,物我无违矣。”万顷烟波:形容广阔的水面雾气弥漫,碧波荡漾的景色。出自:宋·杨万里《潮阳海岸望海》:“客间供给能消底,万顷烟波一白鸥。”
戴熙《风月烟波》。款识:“山川寂寥,水木明瑟。万顷烟波,一竿风月。醇士戴熙。”
天留隙地容真赏,人与寒山相对闲。
吴大澂1892年作《仿古山水册》,款识:“天留隙地容真赏,人与寒山相对闲。戴文节有此本。愙斋临。”(戴熙,太平天国克杭州时死于兵乱,谥号文节。)
吴大澂(1835~1902),晚年号愙斋,江苏省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善画山水、花卉,书法精于篆书。
溪山窈窕,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出自晋·谢混《游西池》:“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指景色清朗秀丽。
http://s5/mw690/002vuK7czy7djdrp5fm54&690
陈少梅1948年作《溪山窈窕水木清华》,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陈少梅绘画全集》上卷,P106、107
静观无定形,出手自通灵。岚影生空阔,林阴接杳冥。
注:戴熙 《山水花卉 册页》题识:“静观无定形,出手自通灵。岚影生空阔,林阴接杳冥。依山蟠曲径,临水着空亭。可笑诗人笔,翻身入画屏。醇士自题。”
细响敲纱槅,轻阴覆石床。月寒风露重,清梦落潇湘。
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