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梅绘事随笔注释(三)
标签:
文化 |
岩壑嶒崚对面开,洞门深锁白云堆。诸天尽处行人少,疑有钟声山外来。
香林半出西山路,金碧依然拥旧题。日暮游人还憩马,夕阳啼鸟寺门西。
野林细错黄金日,溪岸宽围碧玉天。
宋·王安石《次韵舍弟遇子固忆少述》:“归计何时就一廛,寒城回首意茫然。 野林细错黄金日,溪岸宽围碧玉天。 飞兔已闻追騕褭,太阿犹恨失龙泉。 遥知更忆河滨友,从事能忘我独贤。”
http://s9/mw690/002vuK7czy7dOUnJetO78&690
著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陈少梅绘画全集》上卷P78。
人行秋色里,家在夕阳边。村落田园静,人家竹树幽。
照水欲梳妆,摇摇波不定。不敢怨春风,自无台上镜。
草木暗随秋色老,河山长为昔人雄。(陈少梅注:元好问)
元好问《秋日载酒光武庙》:“美酒良辰邂逅同,赤眉城北汉王宫。百年星斗归天上,万古旌旗在眼中。草木暗随秋气老,河山長为昔人雄。一杯径醉风云地,莫放银盘上海东。”
金·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是陈少梅喜欢的古代诗人之一,绘事随笔中多次出现他的诗。
千年老檜盘根古,十丈寒潭照膽清。
残阳澹澹不肯下,流水潺潺何处歸。
老尽物华秋不知。
元好问 《永宁南原秋望》:“浩浩西风入敝衣,茫茫野色动清悲。洗开尘涨雨才足,老尽物华秋不知。烽火苦教乡信断,砧声偏与客心期。百年人事登临地,落日飞鸿一线迟。”
(小字)心摹手追不觉瞠乎在后!
(小字)(習苦斋画絮):
戴熙(1801—1860)、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醇士,号榆庵、松屏,别号鹿牀居士(一作樚牀)、井东居士。道光十一年(1831)进士,十二年(1832)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后引疾归,曾任崇文书院主讲。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克杭州时死于兵乱,谥号文节。戴熙工诗书,善绘事,清代四王以后的山水画大家,被誉为“四王后劲”。
叶叶梢梢烟霏雾结。
天清诸嶂出,江阔一帆迟。
矫矫不群,谦谦自牧(竹)。
松涛杂寒滔,石磴萦荒萝。(虚心友松石,瘦骨耐风霜)
空谷寒涛(松)
寒葉萧萧下,山江忽已秋。一声芦雁起,清梦落沧州。
偶写月中影,如闻风外声。
一叶扁舟一壶酒,西湖如画我如仙。
http://s11/mw690/002vuK7czy7cUMkqux4ea&690
若朝霏,若夕霭,迷离惝怳,缥渺空灵。
渺渺烟波一段愁。
湖水净如碧玉,野人闲似白鸥。青鞋布袜何处?晚照秋林独游。
http://s16/mw690/002vuK7czy7cUMrrEfB3f&690
秋风起,白云飞。草木凋,雁南归。懐之子,闻叩扉。谓当是,而更非。夙夕约,违不违。岁云暮,将何依?
青山不自青,白云不自白。合之则两美,而各适其适。
寒塘野水,点点新秋。(泳新雁)
山光射虚白,石气浮空青。寒松俯阴壑,侧耳风泠泠。古籁入我琴,使我弦索灵。独鼔无真赏,散之归窗冥。
戴熙《山水手卷》题识:“山光射虚白,石气浮空青。寒松俯阴壑,侧耳风泠泠。”道光二十年(1840)三月戴熙醇士” 钤印:醇士
山翠袭衣,溪云叄坐。高人无言,松倡竹和。
秋树同声吟落叶,晚山无语对斜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