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谈谈老坑翡翠与“国检”

标签:
转载 |
分类: 鉴翠 |
原文地址:谈谈老坑翡翠与“国检”作者:HansCuriosCollection
近来收藏界关于老翡翠问题的争议不断,到底老翡翠有多少收藏欣赏价值,是市场争论的关键因素。关于老水坑翡翠与新山料翡翠里面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那是王春云博士的专业研究课题,王春云博士曾经在国际珠宝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对老水坑翡翠的特性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并且已经得到国际上广泛认同和应用。因此我不便再班门弄斧,在这里我只想说说老翡翠和"国检"的关系,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缅甸翡翠饰品的主要消费国是中国,虽然各种考古发掘发现,缅甸翡翠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在国内使用,但是大量使用缅甸翡翠的时间主要是明清两代,因此老翡翠也被称为明清老翡翠。其中老翡翠饰品最多的还是清代中晚期。到了清代晚期,由于慈禧老佛爷的偏爱,缅甸水坑翡翠一度成为皇家的专用品,普通平民百姓不得使用,从此缅甸水坑翡翠就进入了深宫大殿之中,普通老百姓家里也就难得一见了。也许是青与清同音的关系吧,青绿色的缅甸水坑翡翠在当时备受瞩目,连干青和铁龙生都成为市场上的追捧对象,这种审美观念一直延续到现在。古代由于人工挖掘能力有限,老坑翡翠的采集主要是到河沟里寻找,由于当代挖掘机的出现,我们可以开着大型挖掘机把整座山头挖平,因此也就有大量的山料翡翠面市,由于山料翡翠颜色比较杂乱,因此纯净绿色翡翠价格能够独占鳌头。可是最近十几年来,由于内地大兴土木,一些明清水坑满绿老翡翠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突然出现在市场上,这些水坑翡翠色泽鲜艳,水头莹亮,一下子把山料打到冷板凳上凉快去了。
为了夺回山料翡翠的市场份额,这些山料翡翠的控制者利用自身的市场信息优势,和国人对翡翠认识的盲区,四处散播谣言,借用一些现代市场分级概念,把翡翠分为ABCD四个级别,之后就再利用人们对仪器设备的信赖心理,对市场上流通的翡翠进行装模作样的"检测",为了争夺市场话语权,他们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把自己私人办的"检测机构"冠上国家的名义,堂而皇之地称自己的"检测机构"为国检。从此以后,"国检"二字就变成了明清水坑老翡翠的魔咒,只要有人拿着水坑翡翠去检测,不论你是家传的还是从别人手中转让过来的,一律以B+C作为结论。从此以后,很多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价值连城的水坑翡翠在他们的"检测设备"面前,一下子全部突然变成了假货,如果你不承认他们的"检测"结果,那么你就是不相信科学的顽固分子。如果你相信他们的"检测结果",那就是对不起祖宗的不肖子孙。况且他们的"检测机构"的前头还挂着国字,谁敢挑战?
翡翠鉴定有国检吗?国检是什么?所谓国检,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授权代表国家意志的执行机构,依照国家制定的标准和国家制定的法律程序进行某种技术鉴定的机构,比如国家动植物检疫机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局下属的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等。他们执行的都是国家标准,并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开展工作,每一个具体操作人员都有严格的上岗资质等级证书。开展翡翠鉴定的"国检"机构,有哪一家是由国家授权的,授权的法律依据是哪一部法律中的哪一条哪一款?谁能够告诉我?
"国检"虽然改换门牌了,由于国人对权力膜拜的心理还在,人们对他们的习惯认知还没有彻底改变,他们在对外宣称中也都是常常以"国检"的特殊身份自居,因此对水坑老翡翠市场流通的负面影响力依然存在。由于我们许多人缺少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他们对水坑老翡翠的市场流通秩序的破坏力还将持续影响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