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明清竹雕精品!

标签:
转载 |
分类: 他山 |
https://ss1.baidu.com/6ONXsjip0QIZ8tyhnq/it/u=2727325207,1264817921&fm=175&app=25&f=JPEG?w=640&h=459&s=BDA4CF10484837415EAC2CE50300E062
雕竹根马上封猴,清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竹根以圆雕手法,雕一匹半卧骏马,回首望向其背上之捧桃小猴,寓意「馬上封侯」。器虽小,但对于动物情态及肌理处理毫不含糊,为存放于多宝格中的赏玩件。
雕竹根马上封猴(背面),清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清时期,竹雕艺术达到了鼎盛,出现百花争艳的景象。明清两代,文人士大夫写竹、画竹、种竹、刻竹蔚然成风,竹雕的文化含量也迅速攀升。这时,文人画的勃兴,促使了竹雕与书画、雕塑艺术的结合,导致竹雕艺术的空前发展。
朱三松雕竹荷叶洗,明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长15.3厘米、宽7.9厘米、高6.4厘米。竹根雕为一茎荷叶,风起卷掩四合状,中可容水为笔洗。叶缘残破虫蚀,边缘栖息一蟹。荷叶外壁隐起筋脉,其间刻行书小字:『三松制』。
朱三松雕竹荷叶洗,明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器底部叶柄转绕(田园玉翁注:荷叶的叶柄是直的,不可能是这样弯曲的,所以这种艺术处理,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有的写实以逼真观察生活仔细见长,有的又不能忠实于生活,否则就过于呆板),横伸一枝老荷,花瓣肥短,中心莲蓬己生成。是写花叶姿态生动神肖的立雕佳作。
朱三松雕竹荷叶洗,明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朱稚征,字叔子,号三松,江苏嘉定人,出自竹雕世家,与祖父朱鹤(松邻)、父亲朱缨(小松),并推为「嘉定三朱」。能画山水,精画驴,故於盆景、竹雕皆能自出心裁作画景般布置。竹雕传衍至三松,而技法愈精,声名愈盛,学之者甚众,遂使竹雕成为嘉定地区资给衣馔、家传户习的特产。(田园玉翁注:由此可以看出民间艺人还是非常多的,一旦形成低于风格,则会涌现出很多人才,人才有待于挖掘和培养,我们老家应该会出几个绘画人才,因为目前已经开始启蒙)
朱三松雕竹“窥简图”笔筒,明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14厘米、口径8.5厘米、底径8.7厘米。竹干一段为笔筒,平口,以竹节横膜为底。外壁浮雕一盛装披帛高髻女子伫立屏风前,展读一手卷。
朱三松雕竹窥简图笔筒(不同角度),明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另一女子自屏风後探身而出,以指竖脣间示噤声窥视状。另侧屏风後,陈设几案、瓶花、炉盒香具、古琴、笔砚之类。屏风上阴刻花鸟画,下具阴刻楷款︰『三松』。(田园玉翁注:由此笔筒所见,嘉定代表人物朱三松,也不全是雕刻所谓典型的嘉定派深雕镂雕的作品,或者这件笔筒是后人加上去的“三松”款)
朱三松雕竹窥简图笔筒(不同角度),明代。雕者在构图上的匠心裁量,试图营造绘画般的气氛,又力求工系繁复的技术表现,使此笔筒直可视为嘉定派竹雕的极致代表(田园玉翁注:这根本就不是典型的嘉定派风格)。(图片版权均属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有)
诚交古玉藏友,博主居北京,主攻历代古玉研究与收藏,最爱商周战汉,中古明清亦可,喜精美略胜于年代;也喜欢佛像艺术,醉心于佛像的静谧与虔诚;亦爱明清竹雕。
同时致力于股票价值投资研究,仅做绩优白马,中线波段操作,以供收藏之资,诚交股友,共享股票心得及信息;
本博主微---信(可扫博客首页二维码):dushitianyuan01(都市田园拼音+01)欢迎关注:
本人的收藏博客、微博:田园玉翁
本人的股票博客、微博:开门红股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