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时期的阅读
(2014-03-11 13:21:57)
标签:
儿童阅读教育 |
分类: 儿童读写相关 |
(转)谈到幼儿阅读时,我们常常见到态度两极的父母:一类家长在态度上要求宝宝要“专注”,念完故事还会“考试”,已确认宝宝是不是认识了书中的字以及记住书中的故事细节;有时候,还会难着故事书“说教”,孩子因此认为看书、听故事是一种惩罚,见到书就逃跑,亲子共读演变成亲子冲突。还有一类家长完全不认为宝宝能阅读、需要阅读。他们宁愿给宝宝放动画片,也不想费力为宝宝添置图书。
“孩子那么小,不认识字,为什么需要阅读?该怎么开始?”是许多婴幼儿家长的困惑。阅读真的需要从小开始,但是家长必须放松、选对书,才会让宝宝的阅读起步、充满快乐与幸福感,让亲子共读成为家庭滋养美好童年的肥沃土壤。国内外研究的结果证实,越早开始亲子共读,并读得多的宝宝,以后的语言能力、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共读得晚、读得少的孩子。尤其在学龄期的“识字”学习过程中尤为明显,幼儿时期的阅读经验有着关键影响力。学前的阅读量关系到孩子日后阅读能力的贫富发展。读得多,阅读能力发展好,越容易喜爱阅读,达成富者愈富的良性发展;相对的,学前阅读机会贫乏的孩子,无法透过阅读顺利吸收知识,易形成阅读贫者愈贫的恶性循环。
宝宝阅读的贫富差距,与亲子共读的质量高低有关。这是因为,阅读并非宝宝与生俱来的能力,没有成人的陪伴与引导,宝宝无法获得关于书本、文字、语言的概念知识。
亲子共读,爸妈要放松
让孩子成为一个阅读小富翁,请爸爸妈妈先放轻松。亲子共读,需要配合宝宝的阶段发展能力,以宝宝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宝宝之所以喜爱阅读,初始都是因为在共读时,父母是全心全意的陪伴:被抱在怀里,可以听到爸妈的声音。对宝宝来说,亲子共读是爱的具体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