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部分的教学反思
(2014-10-10 08:35:06)
核酸是高中生物学习的第二种生物大分子, 由于高一学生化学物质结构还未学习,对化学键、化学集团、缩合反应等概念一无所知,故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所以,在蛋白质和核酸的教学中采取相似的教学方法,以老师启发为辅,学生理解、推理、总结为主,层层递进、剥茧抽丝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此外,老师要换位思考,时刻以高一学生的思维和他们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来讲述本节课。另外要注意区分相近名词,对比识记,如:核酸与核苷酸,核糖与脱氧核糖,脱氧核苷酸与核糖核苷酸,嘌呤与嘧啶等等,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多说、多写、多思、多总结。
核酸的分类和作用部分的教学要紧扣课本,区分名词:脱氧核糖核酸与核糖核酸,二者关键词都是核酸,差别在五碳糖不同,不用过多讲述。
核酸在细胞内的分布教学,结合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内的分布》的实验视频,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直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重点突出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总结核酸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特点:细胞内有两种核酸,DNA主要存在细胞核或拟核,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叶绿体、质粒中也有,RNA主要存在细胞质中。一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存在核衣壳内。
核酸结构部分的教学,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到核酸元素组成和基本单位及连接方式,顺便提出生物大分子与单体概念,对比蛋白质与核酸的分子量、组成、单体。引导学生书写磷酸结构式与化学式及简写方法,由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C、H、O比例为1:2:1,引导学生书写五碳糖分子式:核糖分子式C5H10O5,脱氧核糖C5H10O4,尝试书写五碳糖结构式,并知道五碳糖简写为正五边形。碱基较为复杂,多读识记即可,并由碱基区分核苷酸种类。由氨基酸脱水缩合,类比推理磷酸、五碳糖和碱基连接成核苷酸的方式即为两个—OH脱水形成—O—键连接,理解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连接成核苷酸链的过程,整个过程层层递进、水到渠成。
最后总结核酸分子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列表对比识记DNA和RNA的异同点,简洁明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