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指示剂的选择

(2013-06-18 08:02:10)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指示剂的选择

 .1  不能用碘液作指示剂

    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能否用碘液检测淀粉是否消失来作为显示实验结果的方法?笔者认为

    不能。因为在碱性条件下,碘分子可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NaI和NaIO 。

    I2 + 2NaOH == NaI + NaIO +H2O

    这样碘单质转化成I- 跟 IO-。碘单质遇淀粉变蓝,I- 跟 IO-遇淀粉并不变蓝。因此只有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碘才能使淀粉变蓝,而在碱性条件下,碘不会使淀粉变蓝。事实上,淀粉与碘的蓝色反应在pH=3~5的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最灵敏,在pH<8的弱碱性溶液中次之,在强酸性溶液中,反应呈现蓝紫色,在pH>9的碱性溶液中不显色。

   本实验不能用碘液作鉴定试剂,因为I2不能长时间留在碱液中,I2会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很快生成NaI(碘化钠)和NaIO(次碘酸钠),使I2与淀粉生成蓝紫色络合物的机会大大减少,从而影响实验的观察效果。

   该实验分别用盐酸、氢氧化纳和蒸馏水设置三种不同的PH值,来探究不同pH下淀粉酶活性的大小。本实验不能用碘液作鉴定试剂,因为在碱性实验组,加入碘液后,I2会与NaOH溶液反应,很快生成NaI和NaIO,使I2与淀粉结合形成络合物的机会大大减少,这样会与中性条件下的对照组一样,混合液都不会变蓝,整个实验导致失败。

 .2  不能用斐林试剂作指示剂

  本实验也不能用斐林试剂作鉴定试剂,因为斐林试剂只能在碱性环境中起作用,而在酸性实验组中,加入斐林试剂后,盐酸会与斐林试剂发生中和反应,使斐林试剂失去鉴定作用,即使酸性条件下淀粉酶仍具有活性,使淀粉水解成还原糖,也不能通过斐林试剂检验出来。

 .3  课标教材建议改用过氧化氢酶进行此实验

  综上所述,该实验既不能用碘液作鉴定试剂,也不可用斐林试剂作鉴定试剂。而要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只能改变反应底物和酶,因此新课标建议改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来完成此实验,这样就回避了鉴定试剂的选择问题。

  老教材上“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用的都是淀粉酶,课标教材上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这种改变必有原因。这个原因恐怕就是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指示剂不好选择吧。

(本话题由常正良老师发起并整理成文)(《中学生物教学》互动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