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
(2012-01-05 07:16:48)分类: 名句欣赏 |
【名句】
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
【全诗】
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1)
[唐]白居易
曾于太白峰前住(2),数到仙游寺里来。
黑水澄时潭底出(3),白云破处洞门开(4)。
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
惆怅旧游无复到,菊花时节羡君回(5)。
【注释】
(1)王十八:即王质夫,琅琊(今属山东)人,是白居易的好友。十八,是在家族同辈中的排行。唐时盛行以行第称呼对方。仙游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的终南山山麓,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9),为隋文帝避暑行宫,称仙游宫。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与萧史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里,弄玉自幼擅长吹箫,通晓音律。它与风流俊逸、才华出众的萧史志趣相投,结为夫妻,住在寺边的玉女洞。因此称为仙游宫。唐宣宗时改建为寺。
(2)太白峰:为秦岭主峰,地在今陕西省周至县、眉县、太白县之间。
(3)黑水:水名。仙游寺,位于黑水峪口。唐代咸通元年(860)改为三寺,一寺废弛无存,现留二寺,分隔在黑水南北两岸。南寺称仙游寺,北寺称中兴寺,二寺之间有一“黑水潭”,亦称“仙游潭”,水色黝黑,深不可测。
(4)洞门:即玉女洞口。
(5)羡君回:一作“待君来”。
【赏析】
这是诗人在送王质夫回长安附近的太白山时为其所题。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即今周至)县尉。王质夫、陈鸿都是白居易任盩厔县尉时结识的朋友。仙游寺既是景点,又在他们居所附近,自然也就成了他们经常去游玩的地方。白居易还在这里写了著名的《长恨歌》。据陈鸿《长恨歌传》记载:“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鸿与瑯琊王质夫家於是邑,暇日相携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白居易还有许多诗都写到仙游寺,也是因为仙游寺凝聚了他们的友情。
这首诗前三联都是叙旧。这三联都用了对仗。第一联是总说,他们时常到仙游寺来游玩。第二联写游览的地方和景色。第三联写他们饮酒作诗的活动。“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在林子里烧红色的落叶用来热酒喝,扫去石头上青色的苔藓用来题字写诗。红叶绿苔,点染了幽静的环境,也写出浓浓的秋意。最后一联抒情,意思是说,使我惆怅的是昔日常游的仙游寺现在却不能重去,真羡慕你能在这菊花盛开的时节回到那里去隐居。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中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补盩厔(今周至)县尉。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因上书忤执政,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史。后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终刑部尚书。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早年与元稹友善,诗亦齐名,并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酬唱,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全唐诗》存诗三十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