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再度发文力挺IPO加速发行正常化,而三大报这个时候也一起跟随,看来管理层已经决定将整个政策执行到底。在这种政策基调已经定下来的情况下,A股市场是否会再度出现星期一(1月16日)的走势就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IPO加速发行到底和股市下跌有什么关系?从新华社以及那些受采访的知名人士眼中,管理度是不高的,而且有效的遏制了市场中“炒壳”行为。但是难道最基本的经济学原则就要忘记吗?只是为了找理由而找理由,根本不顾市场的承受状况吗?
大家都知道,经济学中一个基本的原则是供需法则,当供给增加,而需求不变或者下降的情况下,价格是呈现下跌态势的;当供给减少,而需求不变或增加的时候,价格是呈现上升态势的。现在新股发行力度不断加大,这就是则增加供给,而当前的市场很难有大规模的外部资金流入,也就是需求是在不断减少的。这样一个简单地事实就出来了,供大于求,价格是处于下跌态势的。任何忽视基本原则的理论都是缺乏支撑的,难道管理层要忽视这样一个准则吗?
既然供大于求,造成整个证券市场价格下跌是大概率事件,既然管理层也试图用其他理由来支撑这一既定方针的常态化,那就需要从增加需求来增加,不然供给法则自热会发生作用。如何增加需求,很简单,股市涨了,钱自然而然就进入股市了,毕竟太多的投资者是感性投资者,是追随型投资者,很少考虑股市上涨背后的逻辑,他们想到的只是赚钱。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来刺激股市上涨成为头等大事,会否是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我国股市每一轮大的上涨,都是同国有企业改革有很大的关系,不管是1996年,还是2005年。从中国联通、兵器集团下属公司等个股的表现来看,市场对整个感冒度还是很大的。而站在整个国家宏观调控的情况下,这种行为也是乐见的。记得之前本投顾的老师讲过一句话,任何符合国家政策的投机,都是投资。现在这句话仍然是受用的。既然管理层已经下定决心要把IPO加快发行成为常态化,很难更改,那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更多的消息,那些能够支撑股市的消息。
对于今日之行情,本投顾认为机构能够读懂管理层的意思,不会大规模的抛售;那作为中小投资者的我们该怎么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