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留学生张雅婷——感受日本不可思议的静

标签:
张雅婷日本早大早稻田大学补习班教育 |
分类: 名校学生故事 |
人物简介:张雅婷,出身台湾台中,2011年5月来日,2012年4月入学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
http://s8/middle/88bf8cd4gcbd421aafc97&690
名校并非不可跨越
不少留学生来日本留学是因为英语不好,而张雅婷不同,英语是她的擅长科目,但是她想学第三种语言,所以来日本留学。她是这么想的,会英文的人太多了,所以学好日语,自己就多了一项优势。
去年5月底,17岁的张雅婷从台湾来日本,高中毕业本是6月,但期末考试结束后,学校允许她提早离校。她从高中开始学日语,来日本时基本达到中级水平。
不少台湾学生来到日本留学,但考上日本的名牌大学的学生较少。张雅婷有着很强的“名校情结”,一开始她的目标就是早稻田大学,刚刚开始学日语时,暑假和父母一起来日本旅游,他们来到早大参观,她觉得校园非常漂亮,她说:“那时就爱上早大了。”
来日本留学这一年多后,张雅婷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独自一人来到日本生活,一开始会一个人哭,“但是想想,哭完了之后,我还是在这里,不如站起来,认真吧,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她这样鼓励自己。
张雅婷是利用三个月的旅游签证来到日本的,一开始找学校不大顺利。到了一家日语学校,当她把要上早稻田大学的想法告诉老师后,对方说:“你太天真了,你绝对考不上早大的。”另外一家的老师也说了类似的话,这让张雅婷很受打击,她是哭着回家的,但是边哭边倔强地告诉自己:我能够考得上。
英语是张雅婷的强项,她的托福成绩96分、托业965分。最初张雅婷报考早稻田大学商学部,落榜了,但是她没有气馁,接着报考了早大的政治经济学部。
张雅婷很早就在网上得知名校志向塾的存在,但是她起初以为只是面向中国大陆学生的塾。因为考学的事比较迫切,她鼓起勇气上网找到名校志向塾的电话,打过去后,是塾的冯老师接的,很热情地让她来塾咨询。冯老师告诉她,只要是会中文的学生,都可以接受塾的指导。
就这样,张雅婷在名校志向塾里接受了大学面试指导。“塾的老师很认真,他们不是教你背东西,而是教你遇到紧急状况怎么应对,老师告诉我面试被问到没有准备的问题怎么处理。” 塾里的老师把所设想的面试问题写出来,和她一起练习。
参加早稻田大学面试的时候,张雅婷一点儿也不紧张,老师所提的问题,她都练习过,所以从容作答,不到10分钟就搞定了。
张雅婷很感慨,台湾学生不知道塾的存在。他们在语言学校里,老师让考什么就考什么,不敢尝试名门大学,现在张雅婷总是鼓励来自台湾的同学:“你可以的,应该尝试考好的大学。”因为她自己试过了,觉得早大并不是不可跨越的。
自由自在的早大
进入早大后,张雅婷发现校内有很多中国大陆来的留学生,可以和他们讲中文,觉得很开心。她觉得周围的大陆学生人很好,很认真,大家谈功课上的话题比较多。
早大是很国际化的大学,可以选很多英文课,这正合张雅婷的口味。张雅婷觉得,日本人对外国人很友好,她跟最好的日本朋友无话不谈。她说:“有时候吵吵小架,反而促进感情,日语越来越好了。她们对我很好,什么事情都会想到我,有时候老师上课讲到比较生僻的问题,朋友说,你一定听不懂,她们就会解释给我听。”
让张雅婷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日本的大学上课好安静,学生跟老师没有什么互动,很少提问,“其实可以放轻松些。我在台湾念纯美语的高中,上课跟老师交流很多,上课气氛很好。而日本的大学上课,老师一来,大家都没有声音了。真是不简单,为什么都没有声音呢……”张雅婷充满好奇。
早大有很多学生社团组织,张雅婷也参加了国际交流社团,成员是喜欢留学生的日本人和来自各国的留学生,大家一起讨论问题以及出去游玩。早大的交换留学生比较多,来自欧美的学生也很多,每当有交换留学生来早大时,国际交流社团就派人到机场迎接,留学生就可以马上参加国际交流社团。张雅婷说,早大的政治性活动比较多,东日本大地震后,上课时有人发传单,反对核电站,校园里常看到有人拿着麦克风讲自己的“伟大理想”。
新学期大学的第一堂课的内容就是中日领土争端问题,刚好是中国人老师来讲,大家都很严肃地听,老师把日本和中国等各方的主张说出来,并没有给出什么结论,只是给学生一种启发和思考。客观公正的视点让张雅婷感受早大的自由自在。
张雅婷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尤其是跟国际关系有关的课程很感兴趣,希望以后一直研究这个专业,她说对上课的每样东西都感兴趣,每样都很新鲜。
张雅婷对自己的将来也有所打算,希望上继续大学院,近年来台湾建了很多大学,大学升学率很高,如果不念个修士学位回去,可能在台湾难以就职。父母支持她念到博士,将来可以到大学当教授。
台湾的“塾”很兴旺
张雅婷在日本与名校志向塾相遇,她联想起,在台湾,学生从国小就上补习班,就是类似于塾。张雅婷说自己小时候不大甘愿上补习班,不过长大后就自觉了,认识到上补习班是为了以后能上个好大学。台湾甚至有面向幼稚园小孩的智力开发补习班。家长都是望子成龙,为了小孩很舍得花钱,希望小孩子去多学,考上好大学,有个好前途,所以补习班的市场很大。
如今,张雅婷的父亲在台湾经营快速记忆的补习班,让大家提高看书速度、强化对事物的记忆等,而且记忆深刻。针对小孩、大人的课程都有,也有防止老年痴呆对策的课程。现代人都很忙,容易忘事,所以快速记忆还是很受欢迎的。张雅婷说,父亲之前做生意时,认识很多人,有时候遇到人会想不起来对方的名字,这是很尴尬的事情,所以父亲开始学习脑力开发快速记忆法,学成之后还办起补习班推广,现在是中华全脑开发记忆协会的理事长。”
台湾各式各样的补习班琳琅满目,英文和日文的补习班也蛮多的。台湾人的生活习惯和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日系百货店相当多,商店的招牌写着日语。
张雅婷认为,像名校志向塾这样面向留学生的塾绝对有发展前途,台湾学生的市场也很大,只不过很多人还没有得到这个信息。
日本和台湾——一静一动
张雅婷对日本最突出的印象是很安静,日本人很有礼貌,她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要向日本人一样有礼仪。
张雅婷的一家人都很喜欢日本,爷爷奶奶接受过日式教育,会说日语,“奶奶来到日本,一下人就和日本人当起好朋友了。” 学了日语,张雅婷有个意外收获——跟奶奶沟通多了一种语言,可以跟奶奶讲日语了。老人讲台语张雅婷不容易听懂,用日语沟通反而觉得便利了。
张雅婷把家乡台中跟日本相比,感觉很不一样,台中街上有很多摩托车,很“乱”很有活力。相比之下,日本摩托车少,日本人总是很安静,“明明很多人在,就是没有一点儿声音”。台湾有热闹的夜市,而日本到晚上很安静。父亲原先做旅行社生意的,她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去了北海道、大阪、京都等地。张雅婷说最喜欢北海道的夏天,很凉爽,花很漂亮。
张雅婷不知不觉会去比较日本和台湾的不同之处,看电视上日本首相发言的样子,对照台湾的政治人物,日本的政治家总是脸色严肃、西装革履,台湾政治人物就比较多元活泼了。日本新闻一天才几次,新闻少,而台湾什么事情都可以当新闻,而且新闻包装得热闹,日本只选重要的,台湾很小的事情都成新闻,比如哪儿有特别的新的面包出笼了,这样的事都可以当新闻。张雅婷坦言不太喜欢日本电影,总讲大道理,让观众哭,看完让人有忧郁的感觉。而台湾电影又太言情,容易落入俗套,所以她常看的是美国电影。
留学早大,因为接触很多来自大陆的留学生,所以张雅婷意外地觉得自己和大陆的距离拉近了。她说想去大陆旅行,父亲常去大陆,多位亲戚在中国大陆工作。而大陆和台湾联系也越来越多了,常常看到大陆人来台湾旅行,有些旅馆专门是专门给“陆客”住的。
张雅婷认为,来日本留学的好处是离家近,而且日本治安好,家人比较放心。因为她是第一次独立生活,家人常来日本看她。一开始不会煮饭,不会洗衣服,一点儿小事都要打电话回家问,而一年多后,一个人已经习惯了,感觉很自由。第一个学期选的课太多,第二学期少选些课,张雅婷希望打工体验生活,或许去当英文老师。
这一年多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张雅婷现在笑得很开心:现在什么都不怕了,什么难关都能跨越过去。
(名校志向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