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黎晓斌
黎晓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184
  • 关注人气:4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31深足“罢训”事件,我的记录与评论……但愿贴近真实

(2011-11-02 01:38:49)
标签:

杂谈

是“罢训”还是“误会”? 10·31深足“罢训”事件,我的记录与评论……但愿贴近真实
6球员俱乐部“开会”

 

    昨天下午两点半,7名被传“罢训”的深足球员中6人(宋琛上午已返回大连家中)到了红钻俱乐部,他们此行一是“讨说法”,二是讨“奖金确认条”。不过,一直到傍晚6点半,双方始终就如何写对外正式发布的“声明”争执不下。最终,球员离开俱乐部。1个小时后,红钻俱乐部发出了声明,结论是“调查后如有犯错,俱乐部绝不姑息,一定严肃处理”。
    球员到达俱乐部的同时,董事长万宏伟即离开了办公室,把所有事情交给总经理余怀英和总经理助理吴敏来负责,他自己遥控指挥。3时左右,10多名记者来到俱乐部门外,俱乐部以“正在开会”为由拒绝记者入内,后来惊动了大厦物业管理部门。最终在记者的一再要求下,俱乐部同意开门接受采访。
    球员和余怀英并没有进行很长时间的磋商,整个下午的时间都用在起草这份“声明”上。球员要求俱乐部明确表示这次绝非“罢训”,并要求俱乐部还球员清白。这份声明写了改、改了又写,不是电话里的万宏伟不同意,就是未能达到球员要求。双方一直僵持不下。
    下午5时50分,总经理余怀英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确实不存在罢训一说,只是由于误解造成了误会,其实这是一件小事。”
    紧接着,球员们接受了采访,第一是否认了罢训,第二是表明因为特鲁西埃明确“3年才能冲超”、“重用年轻队员”导致“看不到希望”而做出不去长春的决定。而且当时教练说了“不想去的可以不练”,他们认为这不能称作“罢训”。
    傍晚6点30分,在双方最后一次沟通不能达成共识后,球员离开了俱乐部。俱乐部已经通知他们今天下午去领取“奖金确认条”。至于下一步如何打算,球员们说将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并继续“讨个公道”。
    董事长万宏伟说,当晚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有点生气,所以说了“三停”的话,后来特鲁西埃也承认,自己说的是气话,如果给球员“三停”处罚确实有点重,所以红钻俱乐部采取了“继续调查”的处理办法。

 

越往后,越扑朔迷离——
14:20 6名球员进入俱乐部会议室
      董事长万宏伟随即离开俱乐部
15:30 10名记者抵达俱乐部,但不能进入
16:00 俱乐部工作人员打开大门
17:00 总经理余怀英不停进出会议室
17:30 球员和俱乐部之间多次沟通“声明”内容
17:50 余怀英代表俱乐部接受采访,否认有“罢训”
18:00 球员接受媒体采访,坚决否认罢训,要求俱乐部澄清
18:30 双方第三次沟通“声明”未果,球员和记者相继离开
19:45 红钻俱乐部给记者发来“官方声明”

 

 

10·31深足“罢训”事件,我的记录与评论……但愿贴近真实

队员:三年冲超让人绝望,得不到基本尊重

    昨天下午,深足队长黄凤涛这样反问记者:“当时特鲁西埃说‘想去长春的举手,不想去的可以不练’。那为什么没举手的就成了罢训?”
    这个问题也许不好回答,毕竟这7名球员后来确实没有参加训练。那么可以再往前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不举手。据球员和俱乐部核实后的事情是这样的:10月31日下午4时,球队大巴从南山蓬客酒店出发,往宝安体育场进行训练。当时特鲁西埃稍微晚了一点下楼,所有队员已经穿戴好训练装备在车上。黄凤涛询问球队的法语翻译大卫,俱乐部答应去长春之前发放的“奖金确认条”为什么还不发。大卫说自己不知道。黄凤涛就给俱乐部工作人员打电话,几名队员也下车。这时候特鲁西埃来了,当得知球员们为了这件事而下车时,他有点生气,并要求全体到楼上的会议室去。
    在酒店会议室内,气冲冲的特鲁西埃连珠发炮,先是批评队员只看重“工作合同”,却忽视“道德合同”。然后他拉着几位年轻队员说:“你们看看他们的脸,这么年轻的队员怎么打中超?下个赛季我会以他们为主,以俱乐部现在的条件和球队的人员,一年冲超不太现实,我需要两到三年。”这一句话,对袁琳这种老队员可能杀伤力不大,但对队里这些“中生代”主力队员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陈雷对记者说:“可以不喊空泛的口号,但起码要有冲超的决心吧?”柳超也说:“他这句话把这两天大家刚刚收拾回来的心情一下子都打没了。”
    紧接着,特鲁西埃用手一指,对着黄凤涛、陈雷、柳超、黎斐、程月磊这几个人说:“我知道你们可以踢中超、不想踢中甲,你们想走可以谈,没问题。”会议室的气氛一下子达到冰点。
    停顿了一下,特鲁西埃又说:“想去长春的举手,不想去的可以不练了。”最后,就剩下黄凤涛、陈雷、柳超、黎斐、程月磊、袁琳和宋琛7个没有举。特鲁西埃很失望,他当场就说:“我是船长,我的船没沉,这几个人就跳海了。”事后,特鲁西埃自己也说,没想到前后三个队长黄凤涛、陈雷和黎斐会不举手,没想到平时沉默寡言的柳超也不举手……
    在昨天与记者对话时,陈雷说:“就几万块钱,我们至于罢训吗?如果我们是逃兵的话,也不必等到现在。哪一场我们不是拼到最后?”柳超则说:“我是逃兵?腿断的时候怎么没人说啊?现在来了!都是拼过命流过血的人,难道我们真的仅仅是为了钱吗?把我们当成什么人了!”
    球员们说,这次不去长春,一不是“罢训”,二不是为了“奖金条”,而是在整个赛季,球员们都得不到基本的尊重。(黎晓斌)

 

 

俱乐部说法,一天三变!
    一天之内,深圳红钻俱乐部对这次“罢训”事件做出了三个完全不同的反应。到底以哪一个为准?昨晚深夜,记者询问俱乐部董事长万宏伟,他的答复是:“以官方声明为准。”

①董事长万宏伟
三停!严惩!
    10月31日事发当晚,俱乐部董事长万宏伟在听到队员们“罢训”的消息后,当即提出“三停”、“严惩”这样的反应。虽然后来他改变了自己的立场,说特鲁西埃希望能给队员们改过的机会,但在昨天某网站对事件的报道中,还是引用了他的话:“三停!球队降级了,我们也不用顾虑什么,如果球员想以罢训的方式来要挟俱乐部,那么他们必会遭到三停处罚!如果他们想离开俱乐部一走了之,那我给他们每人挂牌两千万,让他们走不成,也打不成比赛!”

②总经理余怀英:没有罢训,纯属误会
    到了昨天下午,万宏伟委托总经理余怀英代为与球员沟通。在接受采访时,余怀英肯定地说:“没有罢训,绝对没有。”他说之所以酿成这次风波,完全是因为队员与特鲁西埃在时间、空间、文化和语言上发生了小误会。余怀英说,因为工作忙及赶上周末,俱乐部在处理向队员发放奖金“确认条”的工作中出现了一点小问题,由于这一轮比赛后球队就解散了,所以球员们有点着急。但经过沟通,队员都表示理解。
    “这几个球员都是为球队保级拼过命、流过血甚至受过重伤的,他们是深爱球队的,这些都不用怀疑。俱乐部非常爱惜这些球员,而球员对俱乐部也都很有归属感,“只要大家敞开心扉,加强沟通,问题就一定会解决”。
    后来他又说了一次:“队员绝对没有罢训。如果他们真要罢训,今天也不会来俱乐部解决问题,我也不理解,为什么会传出他们罢训的消息。”他还透露,红钻俱乐部本赛季的投入超过5000万元,但降级让俱乐部付出了惨痛代价,大家更应该同心同德,为俱乐部做点实事。
    至于董事长万宏伟是否说过“三停”、“挂2000万元让他们走不了”的话,余怀英说:“也许当时万总有些着急,而且还没有完全了解清楚所有情况,也可能是报道时对万总的表态有误解。我不相信他是这样想的,我知道他希望保存实力,让深足明年就杀回中超。”

③官方声明:“继续调查,绝不姑息”
    到了昨晚,俱乐部发出了官方声明,却竟然又变成了“第三种说法”——
    一、七名队员均对罢训这一说法予以坚决否认;二、上述七名队员均认为未参加训练及比赛是由于沟通过程中的误会造成的……黄凤涛、陈雷因为有伤,柳超有四张黄牌在身,其他几名队员也是最近由于球队的降级心理备受打击,造成在与主教练的沟通过程中产生了误会;三、我俱乐部会在球队教练组返回深圳后进一步核查事实真相,并根据调查结果秉公处理,如有犯错,俱乐部绝不姑息,一定严肃处理。

    到底哪个表态是真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也许只有当事人清楚……(黎晓斌)

 

10·31深足“罢训”事件,我的记录与评论……但愿贴近真实
万总不在,余总顶上。

 

 

降级加剧信任破裂,多年危机集中爆发

    这一天时间,深圳足球记者们的手机成了“烫山芋”,甚至最终要关机躲避。深足“罢训”这件事,对于冠军和降级队都已产生的中超联赛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的新闻。一位外地记者道出了真心话:对于深足来说,“罢训”已经不是新闻,哪天不“罢训”了兴许会让人意外。
    从2004年开始,“罢训”就成了深足的家常便饭,哪个赛季全年没有发生过一次,那就真的是稀罕事。于是,每年最后一轮之前,球员向俱乐部讨要“白条”(现在说的“奖金确认条”)也就成为保留节目,因为大家都担心,回家歇了一个多月后,俱乐部会不会已“面目全非”?虽然这个赛季深足的工资没有拖欠,但是球员与俱乐部之间,基本的信任已经破灭。
    第二个破灭的是这几位球员与主教练之间的信任。论年龄论实力,这7人中绝大部分正值“当打之年”,也是深足队中踢得上中超的几个人之一。降级之后,主教练说3年才能冲回来,而且要重用年轻队员,让队员本来就脆弱的神经瞬间坍塌,做出了头脑发热的事情。
    这一天之内,俱乐部的表态变了三次:从“强硬三停”到“否认罢训”再到“继续调查”?立场飘忽,从硬变软。无非说明了三种可能:一是规章制度不严;二是基本事实不清;三是各有过失。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证明了俱乐部管理出了问题。球员、教练、俱乐部三方之间的基本信任已经被打破。这种信任的破裂伴随着降级的现实,将前几年一直挤压的矛盾彻底爆发,甚至大有“不可收拾”的势头。最终无论是教练、球员还是球队,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几个人同时出走看来已经难以避免,那么深足“冲超”的大业,恐怕只有靠外援来实现了。
    眼下“受伤”的首先是俱乐部的利益。这条“罢训”新闻一出,赞助商已经抛出了七位数的重磅罚单。这对于本就很差钱的深足来说,是最大利空。(黎晓斌)

 

10·31深足“罢训”事件,我的记录与评论……但愿贴近真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