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所有教育困惑、矛盾,根源在于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考制度。在阶层晋升与社会稳定这个问题上,东西方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西方是给低层发福利,固化阶层;东方是开了一条狭窄了通道,然后……就不管了——扎心了。认清这个现实,您才不会整天活在所谓“均衡”、“保障”的新闻联播中。
当阶级分层后,上层的期望是公立教育不断释放空间和时间,来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恰巧他们又是决策者——“减负”这个政治正确应运而生。
直白的说,这届学生是周期性强化“减负”的牺牲品——国家只需要选拔一定人才,至于这些是人才是谁家的孩子——They
Don't Care。
以往接班三年级的孩子,预习作业后三分之二能声音洪亮、流利读书,一部分能带有感情,这就可以留出很多时间做拓展提升。而这届需要课堂用大量时间一句、一句地教如何读课文。课堂时间就那么多,语言积累用的时间多,就占据后面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时间,孩子能收获多少,取决于基础水平。
那么,家长就面临两个选择:
A.遵循正态分布,孩子随波逐流去被选择;
B.人为进行干预,主动出击争取选择机会。
选择B的继续往下看,选择A的,可以继续用30年前的心态看待孩子教育,继续放羊——李老师绝不会因为您完全不管孩子给您发信息、或者烦请您来学校谈配合的事,因为单独咨询如何提升自己孩子的家长实在太多了。目前,您孩子只是李老师的82分之一,如果算上毕业的、教过一段时间的、慕名的粉丝……李老师是“一日为师,终身免费咨询”,所以您孩子可能只占几百分之一——但他是您家庭的百分之百或者百分之五十,这个责任您要分清楚。
个人风格:同一问题,只说一次,任君选择,后果自负。
语文需要家长配合什么?一定是等孩子到了学校发现没干就影响课堂学习、来不及弥补的。
一二年级识字写字是课堂重点,三四年级朗读、理解课文、写作是课堂重点,因而识字写字和读准字音就留为作业——老师不会留让您回家给孩子讲课文这种超出能力的作业。
需要家长关注的,是您看一下他就干,不看就松散的事:(两项做到,效果最棒。您要太忙,第二项可以打折扣或抽检)
一、预习(签字)
1.读通顺
2.写摘录笔记
如果对您有难度,可以一段一段读。一般读3遍差不多。生字需要孩子查字典(这个能力低年级已经学过)。写字表不再标注偏旁、笔画——因为您孩子应该已经具备这个能力,随着年纪升高,已会的不重复。
二、复习
1.听写OR看拼音写词
2.朗读
基础掌握“语文天地”中的词即可。进一步提高见词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a3f8e70102xubs.html
朗读是提高孩子自信表达的关键,课上老师指导,回家家长可以听听,或者给孩子录音、让孩子自己听比较进步——孩子有差异正常,家长只需鼓励。
三、作业:语文练习册
1.字迹工整
2.不丢题
有条件管的家长,可以确认孩子认真完成后,把答案给孩子自己检查。三年级是培养检查能力的关键期,如果家长没时间,检查就算了,确定孩子写了就成。
老师会就难点和集中错误进行讲解,但不包含根本没动脑子的胡写。
四、作业:大作文
1.给孩子打印李老师的讲义
2.交打印稿
作文家长有条件可以和孩子边说说聊聊,边打出来,您不会指导没关系,李老师的讲义非常清楚,孩子基本自己就能看得懂,您外面上几百一节的作文课,也就这样了。一学期就4篇大作文,不会让您头疼。
小练笔5分满分,您孩子3分以上就算合格,不需要您费心指导。如果您孩子以后想走文科,您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孩子提升。
三年级是最吃劲的时候,假如您一二年级没有陪伴辅导孩子的习惯,现在确实需要适应,那就看您对孩子的期望了。总之,您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别人家的家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