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课堂】孩子“换座位”后如何引导

(2017-09-01 14:13:23)
分类: 【家长课堂】☆

    在孩子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换座位”是必将面临的事情,对此,有些孩子一时难以适应,也有家长对周围同学有所想法。那么家长如何过自己心里这关,同时引导好孩子,李老师有一些建议:

一、倾听孩子的抱怨

       有的孩子在“换座位”后喜欢大肆谈论,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倾听。因为绝大部分的孩子只是一种“新闻告知”或者“情感宣泄”,并不是想要家长去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这就需要家长不要“过于敏感”。

       不要刻意反映出“要教育你”的态度,在倾听过程中判断是否要进行下一步干预,如果不需要,就可以当做一次常规交流。

 

二、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不同位置

       很多时候,影响事情发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带有的偏见和情绪。以积极的角度看待,后续要解决问题就容易得多。

·座位靠前:物理距离离老师近,具有天然的威慑力与约束感。

·座位靠后:处于老师自然视线范围,受关注更多。

·边上学习强:有榜样学习作用,便于寻求帮助。

·边上学习弱:有机会给人帮助,建立自信心。

·周围纪律好:减少走神的外因。

·周围纪律差:能够提高适应能力与特别的交往体验。

·同桌性格接近:结交默契朋友。

·同桌性格想法:学会接纳不同。

·临近同学熟悉:更快适应环境。

·临近同学陌生:在更大范围建立威望。

 

三、教给孩子解决策略

       处理和同桌关系,是孩子成长中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果总希望老师协调照顾,实际上是助长了孩子“逃避”的心理。孩子在交往方面的困扰,是无法通过年龄增长自然完善的,只会演变成性格缺陷。教会孩子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会对同学说“不”

       如果同桌的哪些行为让你不舒服,第一步就是直接告诉他,用使用沉着、从容的语气以及坚定的眼神告诉对方“我不喜欢你这样做”或者“你这样我觉得……”。

 

2、向老师寻求帮助

       对待同学不良的行为,如果自己解决无效,要告知老师。通常孩子不擅长或者缺少机会口头表达。可以采取写信的方式,将问题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以便向老师寻求帮助。

 

3、寻找同桌长处

       发现同桌的优点,之后称赞他,这是一种“化敌为友”的好方法。同时,拉着他参与到自己的游戏中,也能帮助对方改变。其实,很多“调皮”的同学,往往他们更需要帮助,也更渴望得到友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