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升初】解读“早培”班

(2017-06-25 12:23:30)
分类: 【家长课堂】☆

       我国通行的教育模式是6+3+3(小学6年,初中、高中各3年),教育部门也将此默认为常规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孩子发展是不均衡的,先天差异也很大,于是就有了其它模式的探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就有了所谓的“早培班”,而一些中学也仿照其模式,搞“小五班”,不过都是私下违规操作,截至今年,“小五班”已被终止。

1.八中少年班:中学超常教育实验班,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小学五年级至高中的全部学业,15岁参加高考;

2.八中素质班:智力优秀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实验班,2010年推出的八少的补充,14岁参加中考;

3.人大附早培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用3-4年时间完成六年级及初中阶段课程以及早培班特设课程,其间允许学生跳级或降级,弹性学制;

4.十一学校2+4班:走班制,非常国际化的学校;

5.清华附优才班:沿用仁华思路,注重奥数,同时兼顾语文、英语;

6.小五班:小学上完五年级之后直接进入初中学习。

       从早培的选拔对象讲,先天因素占很大比重,能够选上的孩子属于人群中15%高智商或者智力发育比较早的“伪高智商”;同时,在孩子发展的各个时期家长都进行科学的培养,使孩子能力获得良好开发;最后就是孩子自身够勤奋,对待学习有热情。以八少为例,每年报名2000人左右,最终选拔30人。

       对于早培这种教育方式,在世界范围中都是争议不断的。从教育结果看,少年班确实没有培养出顶级的杰出人物或行业领军,一些孩子长大后也并不如选拔时那么出类拔萃。不过话说回来,就个体家庭来讲,这种差异化选择是有意义的:一方面,这些接受能力强的孩子在普高的统一教学中,确实浪费了大量时间;另一方面,就同龄层面讲,他们的成就或工作还是超过了大多数人。

       在小升初这个阶段,早培是一个小众路线。因为有智力这个硬指标卡着,所以不建议家长以此为孩子升学规划的目标,这样会给孩子挫败感,不利于孩子成长。对于按部就班在为升学做打算的家长,建议参与一下选拔,被选上了,可以再考虑是否上。这样一方面给孩子一个激励,因为孩子到五年级应该认识到学习奋斗是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一直备战小升初的孩子,在小学中属于佼佼者,为了避免骄傲自满,也适当多一些挑战。

对于有意愿的家长来说,八少八素和人大附早培三个比较正规,选拔也比较透明,在官方网站上都会有公开报名,后续参加考试、夏令营等;而十一2+4也是网报的形式,但是和“实诚”培训学校背后有关联;清华优才是最隐晦的,要参加“龙校”培训,选拔也不公开。从难度上讲,正规的早培班难度高,而十一和清华对天资要求就相对低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