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题,根本不考“想法”!

(2017-06-10 07:02:19)
分类: 【臧否闲话】

        2017年高考落下帷幕,语文又被大家拿出来讨论一番——因为别的学科大家也看不懂。

       毫无意外,浙江的阅读题被作者拿出来调侃一番:

阅读题,根本不考“想法”!

       之所以说“毫无意外”,这种现象往年也有,而且作者答题情况都不太好。

阅读题,根本不考“想法”!


       周国平被“误读”的作品,甚至能出一本书:

阅读题,根本不考“想法”!


       这不禁让人唏嘘:连作者本人都做不对的阅读题,来考旁人,不是太荒谬了么?非也,阅读题本来就不考“作者的想法”。

那么阅读题是考“读者的想法”么?自然不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主观的东西怎么会有客观的标准呢?要知道,解答“阅读题”并不等同于“阅读”,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呢?简单地说,“阅读”是私人的、主观的、开放的——拿起书来任由你驰骋,而“阅读题”是对外的、客观的、封闭的——你要接受老师的评判,因此,阅读题并不关心“你的想法”。

       继续推论,阅读题考的就是“老师的想法”了——这也是被大家诟病的原因。这个现象确实存在,但这并不是阅读题的本质。阅读题的本质是——阅读题根本不考“想法”!

       阅读题考的是一套语言逻辑——以现代语言学解构文字,对白纸黑字进行解读、重编码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整体感知、提取信息、形成解释、做出评价、实际运用这五个能力。

       语文之所以争议不断,因为语文同时承担了母语这个角色,其“工具性”与“人文性”就不断冲突。不过,我们要清楚,考试考的是“工具性”的维度,无论文章怎么变,题目怎么问,终归是那些固有的逻辑以及固定的考点。

       综上所述,要想做好阅读题,先关闭自己大开的脑洞,弄清考点,清楚语言逻辑才是正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