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灰吟》“粉身”还是“粉骨”

(2017-03-21 20:53:25)
分类: 【谈诗论道】

《石灰吟》“粉身”还是“粉骨”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代于谦托物言志的《石灰吟》流传广泛,但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版本:

   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第三句,是“粉身碎骨”还是“粉骨碎身”,甚至在教材中都不统一。

北师大版:

《石灰吟》“粉身”还是“粉骨”

 

人教版:

《石灰吟》“粉身”还是“粉骨”

 

苏教版:

《石灰吟》“粉身”还是“粉骨”

 

   争议的由来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可见一斑,于谦死后文稿大多散失,后世刊行的多数是后人搜集整理而成,所以文字常有不同。

   其实,如果了解古诗格律,“粉身”还是“粉骨”是比较容易判断的。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先要明确:“凿”为入声十药、“出”为入声四质、“白”为入声十一陌,均为仄声,在此就不节外生枝了。可见,于谦的《石灰吟》是相当工整的七言绝句,仅颈联第三字“碎”字、尾联第一字“要”、尾联第三字“清”没有严格遵循格律,但这些单数字本来就不限平仄,并且于谦在三个字的平仄安排可以看作是拗救。若是换成“粉身碎骨”,则“身”、“骨”二字严重出律,其它三句都那么工整,于谦断不会这么写。

   另外,“粉身碎骨”这个成语最初就是“粉骨碎身”,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粉身碎骨”则是近代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的。

   最后,一般古诗文出现争议,通常选择距离作者生活年代近、出版水平高的,在古书《于忠肃集》(《四库全书》本)和《于肃愍公集》(清· 丁丙辑《武林往哲遗著》)中的记载,都和人教版教材一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确定:人教版的准确性更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