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雀东南飞》中“小姑始扶床”释疑

(2016-02-07 11:43:18)
分类: 【说文解字】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孔雀东南飞》中“小姑始扶床”释疑 

       在诗中刘兰芝自述“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这句话意思是:“我刚来时,小姑还在扶床学走路,今天被赶走,小姑已经和我一边高了。”(“小姑如我长”的“长”读cháng,身长,表示身高的意思。)

       这就引发了一个疑惑,诗中还言道“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说明刘兰芝嫁倒焦家时间不久,那小姑一个小孩子怎么会在两三年就长得和成人一样高呢?为解释这一疑惑,不少学者在“床”字下功夫,通过训诂将床解释为其它意思:有说是指“井栏”,意为小姑在井边帮忙;有说是“坐具”,为古代礼节,少者为长者搬床坐;有说“扶”是“执”的意思,在《礼记》中是早晨整理父母的床衽的礼仪;有说“床”为借代,指琴、诗书、织机等。总而言之,这些说法的共同特点是,将小姑的年龄拉高,从学走路的一两岁提高到日常生活起居的十来岁。

       若采用以上解释,本应该通俗直白的民间作品就变得晦涩难懂。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古代民间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会出现改动、增减,“小姑始扶床”一句有没有可能是后人增加的呢?

在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宋本《玉台新咏》、郭茂倩《乐府诗集》、左克明《古乐府》收录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均没有也没有“小姑始扶床”句子,直至兰雪堂活字《玉台新咏》才出现。

       那篡入的“小姑始扶床”的句子是从哪里来的呢?《四库全书》中关于“小姑始扶床”之句有 15 例:

《孔雀东南飞》中“小姑始扶床”释疑

除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可以看到顾况《弃妇词》:

古人虽弃妇,弃妇有归处。今日妾辞君,辞君欲何去?

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忆昔未嫁君,闻君甚周旋。

及与同结发,值君适幽燕。孤魂托飞鸟,两眼如流泉。

流泉咽不燥,万里关山道。及至见君归,君归妾已老。

物情弃衰歇,新宠方妍好。拭泪出故房,伤心剧秋草。

妾以憔悴捐,羞将旧物还。余生欲有寄,谁肯相留连。

空床对虚牖,不觉尘埃厚。寒水芙蓉花,秋风堕杨柳。

记得初嫁君,小姑始扶床。今日君弃妾,小姑如妾长。

回首语小姑,莫嫁如兄夫。

 在顾况诗的中,“及与同结发,值君适幽燕”,“及至见君归,君归妾已老”,可见弃妇在夫家多年,初嫁之时“小姑始扶床”,被弃之日“小姑如妾长”在时间上符合情理。

可以推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的“小姑始扶床”应该是后人借用顾况的《弃妇词》加入的,强调女子嫁来与离去之间的时光流逝,旨在加强文学色彩,诵读起来也韵律十足,至于内容的前后矛盾就未做过多考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