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记叙文练习(二)

标签:
文化 |
分类: 【复习材料】★ |
(监测)记叙文练习(二)
(一)“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一如既往:
急不可耐:
2.
3.“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父母对“我”的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是母亲 4.从下词语选出能反映我思想感情变化全过程的3个词语,依次填入括号里。
得意
(
5.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①七八岁时,“我”写了第一首诗,妈妈兴奋地赞扬“我”的诗棒极了,“我”听了以后,得意扬扬。 ②爸爸看到“我”写的诗,批评它“糟糕透了”,“我”伤心极了,妈妈也和爸爸争执了一番。 ③“我”明白当时母亲的赞扬与父亲的批评同出于他们对“我”的爱,它们鼓励”我“不断前行。 ④ “我”在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受到了母亲的赞扬和父亲的批评,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取得了写作的成功,同时也懂得了父母的爱。 6.读到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你一定会有很多感受。请你把最突出的一点感受写下来。 |
答案: 1、和原来一样。 2、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 3、赞扬,批评。 4、得意,失望,醒悟。 5、④ 6、人的成长既需要表扬,也需要批评。不能骄傲自满,也不能自暴自弃。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正确面对表扬与批评。 |
(二)往事 ⑥三年过去了,这件小事却并没有过去,它总是闪现在我的眼前。让那些猛烈的雨点永远冲刷我人生道路上的污渍吧! 突如其来: 漫不经心: 2. 第2段中说“那个往日管扫地的老妈妈”“以一种异样的热切的眼光在看我”,联系下文,说说这眼光中包含着的希望是:
3.第3段写“我不敢再往下看了”,这是为什么?下面理解得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下面的场面太令人害怕了,那些人会看不起“我”,责骂“我”。 B.因为下边有热切期望而又失望的目光,使“我”无地自容,使“我”自责。 C.因为下边有人会批评“我”,指责“我”,令“我”难堪,使“我”抬不起头。 4.对第4段中“猛然抓起”、“冲出”两个词语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我”的悔悟,以及改正缺点的行动和决心。 B.表现了“我”的动作十分迅速、利落。 C.表现了“我”恍然大悟,突然想起了这件事、赶快去做的样子。 5. 读到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感受,请把最突出的一点感受用简练的语言批注在旁边的方框里。 |
答案: 1、事情突然发生。 2、希望“我”借给她伞。 3、B 4、A 5、“总是闪现”说明这件事时刻提醒作者要知错就改。我们在生活中也难免犯错,犯错后要及时改正。 |
(三)摆渡自己 ①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 ②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 ③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 ④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恐怖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来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⑤二十岁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这是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着急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才在轮椅里给自己折了这只船,将自己从死亡的诱惑里摆渡出来,“决定活下去试试”。 ⑥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被赦免的话,他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去探讨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时间”的箭头…… ⑦在苦难的岸边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 ⑧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阴天、雨天、雪天,何曾摆脱过绝望的纠缠!折磨人生的情景,常常突然间就横亘在面前。 ⑨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 ⑩有的人将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出绝望的深渊。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痛苦与沮丧。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叠叠的黑暗。实在无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呢,也要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猝不及防: 万念俱灰: 2.第⑤段引述故事,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 第⑥段引述故事,霍金为自己折了一只 3.第⑧段中“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难”,“这样的大灾难”指的是:
4.综观全文,对标题“摆渡自己”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确对待自己,扬长避短,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B.碰到苦难、折磨时,要善于回避,使自己超脱出来。 C.要善于面对各种苦难,寻找方法途径,战胜不幸命运。 D.要善于用巧妙的方法排解内心的痛苦,转移折磨。 |
答案: 1、突然、来不及防范。 2、思想,写作。 3、残了双腿,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 4、C |
(四)玛菲尔的秘密
①四年来,天真的玛菲尔一直深信:父亲之所以一直没有回家,是因为他在宾州经营着一家大型采煤厂而忙得脱不开身。当玛菲尔和两个弟弟想念父亲时,母亲就安慰他们:“采煤厂一般要经营四年才能稳定,到时候父亲就能回来看我们了!” ③玛菲尔如遭雷击,泪水迅速涌上刚刚还阳光灿烂的脸庞,她低吼道:“你不能侮辱我的父亲!他在宾州拥有大工厂!”比索白了她一眼说:“不信去问你母亲,谁都知道你父亲在蹲监狱!”玛菲尔抓起书包狂奔出教室,她要拉母亲来跟比索证实:世上没有比父亲更正直的男人,他怎么会蹲监狱呢? ④远远地,玛菲尔就看见花园长凳上熟悉的背影,母亲一定是太累了,又在长凳上打起了盹。四年来,她一个人抚养着三个孩子,此时也一定和自己一样想念父亲了吧?玛菲尔放慢脚步,轻轻绕到母亲面前,她睡着了,唇角带着美丽的微笑,眼角有浅浅的泪痕。 ⑤玛菲尔正要给母亲盖上毛毯,突然发现她怀里躺着一个浅灰色信封,“宾州第71监狱托比斯”,再熟悉不过的字体,却来自如此残酷的地方。毛毯从玛菲尔手中轻轻滑落,她几乎哭出声来,然后踮着脚尖离开了花园。 ⑥玛菲尔背起书包,掩上铁门,回头看看玫瑰怒放的花园,看看孤独憔悴的母亲,她对父亲的鄙视突然减少了几分。善良的父母一定是想用这种方式,为他们撑起一片干净善良的爱的天空。 ⑦玛菲尔跟比索道歉,并求他:“千万别告诉我弟弟,请你相信,我的父亲回来时,只会还给人们善良和真诚。”听到玛菲尔的话,比索羞愧难当,他说:“如果你父亲回来时需要一辆跑车,我想我父亲可能会借给他的。”比索的父亲埃德华先生,经营着一家大型汽车租赁公司。 ⑧也就是从这时起,玛菲尔开始为迎接父亲做起了准备。以往不怎么做家务的她,现在居然开始学做面包了,为了以父亲的名义为家人准备礼物,玛菲尔还央求邻居考伯太太让她帮忙摘苹果,同时她还动员弟弟亲手为父亲做贺卡。一天,玛菲尔带着父亲四年来发表的文章和他以前赛车得到的奖章,去了埃德华的公司。小姑娘大胆的提议让埃德华先生大吃一惊。他问:“如果你爸爸骗走了我的车怎么办?”小姑娘咬着嘴唇,没有让眼泪流下来:“我发誓他不会这样做,再坏的父亲也绝对不会玷污女儿的尊严。”埃德华先生点了点头。 ⑨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当憔悴苍老的托比斯走出监狱大门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埃德华迎面走过去说:“欢迎您回家,托比斯先生!许多人都跟我说,您是最棒的司机,我等了您四年。"托比斯狐疑地问:"为什么您会相信一个刚出狱的犯人?"埃德华笑着回答:"因为我们都是父亲。” ⑩快到家时,埃德华将方向盘交给了托比斯,“这车以后由您掌握,行李箱里有四份礼物,回家和孩子们亲热完再来上班。”如坠梦中的托比斯打开行李箱,里面有四个包装精美的盒子,还有崭新的西装和领带。他当然不会想到这些是女儿玛菲尔的“杰作”,他在心里对宽厚善良的埃德华充满了感激。 ⑾妻儿早已等在门口,铁栅栏上用玫瑰花拼成的"欢迎回家"四个字异常醒目。两个小儿子欢呼着朝红色跑车狂奔过来,那微笑着流泪的姑娘是玛菲尔吗? ⑿如果玛菲尔的父母有一天知道:11岁的女儿早就和他们一起以更宽容执著的决心来保护和捍卫爱的话,他们该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动……
羞愧难当:
狐疑:
2.
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8自然段中玛菲尔“大胆的建议”指的是:
4.下面四个选项中,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①玛菲尔的同桌告诉她,她的父亲在蹲监狱。玛菲尔很难过,但是想到母亲的辛劳后,向同桌道了歉。 ②玛菲尔一直认为自己的父亲在宾州拥有大工厂,忙于工作,没有回家,她期待着父亲圣诞节开着跑车回来看家人。 ③玛菲尔意外得知父亲蹲监狱,她没有鄙视父亲,而是为迎接父亲回来做精心的准备,让出狱归来的父亲很受感动。 ④玛菲尔为了迎接刑满释放的父亲做了许多准备,她真是一个理解父母,懂事的孩子。 5.读到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感受,请把最突出的一点感受用简练的语言批注在旁边的方框里。 |
答案: 1、愧疚得难以承受,形容十分羞愧。 2、学做面包,以父亲的名义为家人准备礼物,央求邻居考伯太太让她帮忙摘苹果,动员弟弟亲手为父亲做贺卡,带着父亲四年来发表的文章和他以前赛车得到的奖章,去了埃德华的公司。 3、让父亲在埃德华的公司当司机。 4、③ 5、略。 |
(七)父亲的礼让 ⑴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⑵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⑶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作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鹊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⑷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的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⑸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⑹我说:“比我们强不到哪儿去,他父亲上山打柴折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 ⑺父亲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挣钱。” ⑻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得一肚子委屈。 ⑼父亲到外屋之前,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⑽来到老师面前,他乐呵呵地笑着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 ⑾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⑿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每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⒀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的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⒁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摘自《文化博览》2006年第11期)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本正经:
破例: 2、一开头就写到“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这是因为:
3、1自然段中 “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的决定”指的是
4.下面四个选项中,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①“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当老师到家里来调查时,“我”的父亲将唯一的名额让给了嘎子,“我”多年后明白了他们的良苦用心。 ②父亲对老师说他和母亲有能力承担“我”的学费,不需要学校的扶助,将唯一的名额让给了嘎子,老师很吃惊。 ③学校派两位老师到“我”和嘎子家调查,“我”和老师到家后,我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
④ 5.读到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感受,请把最突出的一点感受用简练的语言批注在旁边的方框里。 |
答案: 1、形容态度严肃。 2、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用,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3、放弃贫困生名额。 4、① 5、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