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新股目标价位测算

标签:
转载 |
这个周末,3篇博文,密集发射,貌似要加速冲顶的赶脚,哈哈。
主要是因为马上要开学了,儿子小升初最后一期,每晚9:30之前的时间都属于儿子了,肯定没时间这么长篇大论。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免得浪费亲们的时间,各位请自学成才吧。
之所以提及目标位这个话题,是因为群中有童鞋在问,当时三两句也说不清,这里算是回复。
本来低手做股系列博文里面就有类似内容出台,只是暂时还没完成,这里先说个大概:
其实预测目标位是神棍做的事,特别是对不断创新高的次新股。
所谓涨不言顶,山外有山,高里有高。预测就是迷信。
但大致有下面几种类型:
1、单边上涨:用斐波那契数列的关键数字位进行判断:
0.191、0.382、0.5、0.618、0.809和1…………
一般情况下,0.191和0.809此两者不是太关键的点位,
重点关注0.382、0.5、0.618及1的整数位就行了,其中半分位和整数倍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这种测算法适用于上市之后一直单边上涨的股票,不管发价,以上市首日最低价为准,连续上涨过程中,股价可能会在1.5、1.618、1.809、2、2.191、2.382、2.5、2.618……进行调整或者筑顶。以下图为例:
B=A*1.5(或者1.618、1.809、2……)无限延伸下去。
如果亲们遇上网宿科技,长春高新等一年翻十倍的大牛股,不管你怎么测算目标价位都是徒劳无功,当初股价还在底部时,打死你也不会相信它将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上涨10倍。
股价是它自己步步为营走出来的,不是哪神仙或者大师预测出来的。预测多半会徒劳无功。
2、N字型上涨:上市之后涨一波中间调整一下接着再进行上涨的,这两波上涨最好是形态比较相近,左右形态走得比较对称较为有效,形成一个类似平行四边形上涨。简言之:中间两个高低点之积=前后两个高低点之积。D=B*C/A
实例:
求D=?
求出来的目标位大概在42.21元。该股目前的收盘价是40.34元,
意思是大概还要涨42.21/40.34-1=4.6%可能就要进行调整。
D=23.19*18.69/14.4=30.1元,30.1/26.47-1=13.7%,大概还有一个多涨停板就到目标位。
上述两股相比较而言,因为后者前期那波涨幅将近5个板,比较理想,所以后期涨幅预期就要更高些了。
3、V字型反转:股价突破V字上沿时,站上V字上沿之后的高度=V字上沿到底部的深度。不以涨跌的数值,以涨幅为准。可以粗略地这样估算一下,也不一定靠谱,哈哈
标准案例:
C=A*(A/B)
4、那些未能创新高者,等其创了新高之后再说吧。
5、一些关键的整数位,特别是整十或者整百位的附近容易进行调整或者筑顶。
上述测算方法是没事撑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凭自己的感觉来进行判断是最好不过。
这些点位仅供参考,当不得真的,权当一笑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