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结构因未来果
结构因未来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862
  • 关注人气:6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材料之钕铁硼行业投资策略(下)

(2011-10-10 08:12:14)
标签:

新材料

之钕铁硼行业

股票

分类: 板块、题材、热点、概念

转载 散户之友

 

表:2011 年钕铁硼下游应用分行业需求量预测
应用领域 11年预计出货 平均每单位钕 总成品用量 总毛坯用量 替代性
量(百万) 铁硼用量(kg) (吨) (以3:5比例换算)
手机用钕铁硼 1800 0.0025 4500 7500 不可替代
硬盘(VCM) 680 0.006 4080 6800 不可替代
DVD播放机、光驱 420 0.005 2100 3500 不可替代
航天军工 - - 600 1000 不可替代
混合动力汽车 1 2 2000 3300 很难替代
汽车EPS动力转向 7.5 0.25 1875 3125 很难替代
电声、磁选、MRI等 - - 18000 30000 很难替代
节能电梯 0.2 6 1200 2000 很难替代
电动自行车 20 0.25 5000 8400 很难替代
传统汽车电机 - - 1300 2200 可替代
高性能变频空调 10 0.25 2500 4200 可替代,高端替代性较小
直驱风电机组 0.004 1000 4000 6700 可替代
电动工具 - - 300 500 可替代,但高端替代性较小
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手机、DVD、电声、VCM等领域基本能保持5%-10%的需求增速,并且这部分需求基本不受价格波动的影响。新能源汽车为钕铁硼下游需求的增长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未来几年需求增速有望达到40%以上。而诸如变频空调、直驱风电机组、电动汽车等行业虽然短期来看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节能环保的趋势不会改变,我们预计需求会逐步恢复。保守预计,我们认为未来全球钕铁硼需求有望维持10%左右的增速。
3、钕铁硼供给将萎缩 30%以上企业盈利有望持续提升
根据我们的估算,2010年全球钕铁硼产量约为10万吨,其中中国产量为8万吨,日本为2万吨。日本企业产品应用领域集中在节能电机、VCM(音圈马达)、MRI(核磁共振)等高端领域,与中国企业重合范围较小。目前日本主要的钕铁硼生产企业包括:住友NEOMAX、TDK、信越化学等,总产能约为2万吨。
由于中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在95%左右,因此大致可以将中国产量作为全球总产量。根据稀土行业的整合与限采政策,2011年全国稀土矿(稀土氧化物REO)开采总量指标为9.38万吨,比去年只增长了5%,其中轻稀土8.04万吨,中重稀土1.34万吨。从前些年的情况来看,国家的限制指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从2005年开始,中国稀土产量连续5年超过10万吨,2008年产量高达12.48万吨,2009年达到了12万吨左右,我们预计10年产量也超过了10万吨。但从11年开始,随着国家对非常采矿打击力度的加大,我们预计指标执行情况会得到显著的改善。作为钕铁硼磁材的主要原材料,稀土行业格局的变化也会给钕铁硼行业带来重大的影响。
实际钕铁硼生产原料用的是金属镨钕,我们估算一吨钕铁硼需要0.29吨镨钕左右(铺:钕=1:3)。氧化镨钕在轻稀土氧化物中平均占比大概在25%左右,也就是说,氧化镨钕年供应量大概在2万吨左右,即1.6万吨的金属镨钕,转化成钕铁硼磁体的毛坯总量大概在5.5万吨左右。根据从行业内企业了解的信息,我们假设指标外的稀土产量为指标内产量的20%,这样加总得到的钕铁硼产量也只有6.6万吨左右,相比2010年10万吨的产量要萎缩30%以上。从供需情况来看,即使在中性情景下,下游需求也能支撑绝大部分的钕铁硼产能。如果再考虑到中小企业由于成本压力的减产以及行业兼并整合所带来的产量减少,即使在中性需求情景下钕铁硼行业也基本能实现供求平衡。
氧化镨钕及钕铁硼价格从7月初大幅下跌后,市场出现了另外一种担心,那就是未来稀土价格下跌,导致钕铁硼价格大幅下跌从而造成企业净利润的下滑。我们对此的观点是:稀土价格未来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氧化镨钕的下游需求稳健,价格最可能在高位震荡维持。首先支撑稀土价格的是下游需求的增长,中国稀土学会预计,全球2015年的稀土需求量将达21万吨,2009~2015年之间的需求量年均增幅将超过8%,大大高于过去20年间的5%。其次,国外稀土产能的释放不会一蹴而就。国外大部分生产线已经停止多年,重启需要大量的勘探及准备工作,生产成本也远比中国的高。我们预计美国及澳大利亚的产能在13年以前对全球稀土供应都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
表:国外主要稀土矿床情况
矿床名称 国别 矿石储量 REO品位 金属量 稀土类型 现状
(万t) (万t)
芒廷帕斯 美国 5000 8%-9% 430 轻稀土 重启生产
贝诺杰 美国 980 4.1% 36 轻稀土 可行性研究
托尔湖 加拿大 6500 2.0% 133 轻、重稀土 重启生产
霍益达斯湖 加拿大 152 2.3% 3.5 轻稀土 可行性研究
维尔德山 澳大利亚 770 11.9% 92 轻稀土 开发中
诺兰 澳大利亚 30000 2.8% 85 轻稀土 重启生产
根据我们与钕铁硼企业的沟通情况来看,钕铁硼厂商普遍采用“成本+毛利率”的方法签订订单。在这种定价方法下,如果成本能有效转移,钕铁硼价格在高位维持对厂商来说是有利的。另外,由于钕铁硼企业要考虑到下游客户的承受能力,目前一线钕铁硼企业的订单出货价格普遍比市场价格要低。如果钕铁硼价格能在高位维持,一线钕铁硼厂商的产品价格还有较大的上调空间。
我国钕铁硼产品仍以中低档为主,高端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生产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需采用稀土作为原材料。目前,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和产量。因此,出于竞争和成本的考虑,世界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制造的传统强国,如美国及欧洲等国,都陆续将其永磁材料的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目前,美国已无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基地,而欧洲仅在德国和芬兰共有不到2,000 吨/年的产能。日本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量最大,其2009 年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达63.7%,我国居第二,占29.9%,两者产量超过全球总产量的90%。随着稀土价格的飙升,我们认为未来高端钕铁硼产能进一步向中国转移是大概率事件,预计到2013年左右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性能钕铁硼生产国。
专利限制权逐步到期,打开中国高性能钕铁硼高速增长的大门。
烧结钕铁硼领域,目前国内有五家企业有NEOMAX的烧结钕铁硼专利授权(三环、韵升、京磁、安泰、银纳),这是进入国外大客户的入场券,其它没有专利的企业需要向上述五家企业缴纳10%的代理费以这几家企业的名义出口。
对于粘结钕铁硼磁体,只要购买麦格昆磁(MQI)的磁粉制作成的磁体就自动获得专利许可(2014年到期),可以进入任何专利市场。目前粘结钕铁硼的主要专利在日本和欧洲均已失效,仅在美国受专利限制。因此只要磁体或下游产品不进入美国市场,可以采用国内工厂生产的快淬磁粉;但是由于磁体主要应用于办公自动化电机、通讯、汽车电机等产品,部分产品或其下游产品不可避免地要进入美国,要对市场进行区分采用成本可能比磁体价值要高许多,因此尽管专利本身仅在美国有效,但仍然是很大的限制和障碍。因此,目前国内粘结钕铁硼厂商基本属于来料加工型企业。
表:钕铁硼专利到期情况一览
主要成分专利 日本到期时间 美国到期时间 欧洲到期时间
RE-Fe-B(NEOMAX) 2003 2003 2003
RE-Fe,Co-B(NEOMAX) 2008 2003 2007
RE-Fe-B 化合物(NEOMAX) 2003 2014 -
RE-Fe,Co-B化合物(NEOMAX) 2003 2014 -
RE-Fe-B基本成分(MQI) 2003 2006 2004
含有Co(MQI) 2004 2012 -
从上表看,两公司的基本成分专利大部分已过期,而到2014年将全部到期。专利到期后,我国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企业将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凭借资源及成本等优势,有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从国内企业的竞争格局来看,目前国内生产钕铁硼磁体的企业多达240多家,但产能较为分散。目前生产规模在一千吨以上的企业仅有中科三环、宁波韵升、太原刚也等几家上市公司。正如我们在之前指出,专利限制已成为制约钕铁硼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对烧结钕铁硼来说,只能向拥有专利权的企业缴纳代理费。而在粘结钕铁硼领域,重要原料MQ磁粉的专利保护和高垄断价位,导致粘结钕铁硼磁体下游应用受限。我们认为在钕铁硼不断涨价,上游原材料供应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行业迎来新一轮整合契机,规模较大的领军企业有望对中小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横向兼并整合。现阶段领先的钕铁硼企业(如中科三环、宁波韵升等)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表:我国钕铁硼主要生产企业产能情况
公司名称 现有产能(吨) 在建产能(吨) 说明
中科三环 12000 6000 现有烧结钕铁硼毛坯产能1万吨,粘结钕铁硼产
能1500吨,在建产能为烧结产能。
宁波韵升 5000 1000 粘结钕铁硼产能大概在500吨左右
太原刚玉 4440 - 1440吨钕铁硼项目已投入生产
包钢稀土 6000 12000 -
安泰科技 1300 1000 烧结产能1000吨,粘结产能300吨左右
正海磁材 3300 2000 均为烧结产能
厦门钨业 - 3000 -
银河磁体 790 800 均为粘结产能
三、软磁材料仍有增长潜力
1、软磁材料介绍
软磁材料矫顽力很低,容易受外加磁场磁化,又容易退磁。软磁材料具有高的初始磁导率和最大磁导率、低的矫顽力Hc 等。
在软磁材料中,铁氧体软磁是目前使用最广泛、品种最多,性价比最高的类型。作为信息材料支柱产业之一,软磁铁氧体材料已成为世界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新型照明技术、电子产品数字化等飞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对软磁材料需求的增长,也给软磁铁氧体材料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软磁铁氧体行业需求稳步提升
软磁铁氧体材料从组成上可分为镍锌、锰锌、镁锌、锂锌铁氧体等不同类型,其中锰锌铁氧体和镍锌铁氧体的应用最为广泛,其市场份额占软磁铁氧体市场80%以上。锰锌铁氧体又占整个软磁铁氧体市场份额70%以上。
表:软磁铁氧体应用范围
应用功能 应用零部件 应用范围
功率转换和传输 电子变压器、功率扼流圈、功率电感 计算机、办公设备、家电、消费电子、
绿色照明、新能源、通讯设备。
信号转换和传输 滤波器、共模扼流圈、电流互感器 通讯设备、家电、消费电子、计算机
软磁铁氧体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家用电器、节能灯及LED、网络通讯、汽车及电动车等产业及新兴产业。随着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软磁铁氧体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2012 年我国软磁铁氧体行业市场需求量为42.94 万吨,市场容量为138 亿元人民币,10 年-12 年复合增长率为17.2%。
根据中国磁材网的数据,从国内软磁类产品消费层次来看,2009 年传统中低档产品占比为78%,高技术领域高档产品仅占22%。目前我国软磁产品在高端市场竞争实力还略显薄弱,但有关企业已经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一部分生产企业如横店东磁、江粉磁材等已经在国际市场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的中成本优势能够得到发挥,高端软磁市场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表:2009年我国软磁消费层次构成
产品层次 占比 应用领域 毛利率
高技术领域 22% 数字通信、电磁兼容(EMC)、高清显示、汽 30%
车电子、抗电磁干扰(EMI)、射频宽带等
传统中低档产品 78% 电视机、电源适配器、普通开关电源变压器、 8%
天线棒、电子整流器等
3、软磁铁氧体供需基本平衡高端市场将成为未来热点
我国软磁铁氧体产量在改革开发后的20 多年间平均每5 年翻一番,成为全世界软磁铁氧体生产产量和市场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年增长速度长期保持在15%-22%范围,年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1/3。2010 年我国软磁铁氧体产量在35 万吨左右(锰锌30 万吨,镍锌和镁锌5 万吨)。从厂商产能扩建情况来看,我们预期未来几年软磁铁氧体供给增速将逐步放缓,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在14%左右。到2015 年,中国软磁铁氧体产量将达到45 万吨,其中镍锌和镁锌软磁铁氧体超过8 万吨。从供需情况来看,未来几年我国软磁铁氧体基本能实现供需平衡,主要增长领域在高端这块。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目前软磁铁氧体企业将近200 家,其中镍锌和镁锌约40多家,初具规模以上企业约150 家。软磁铁氧体年总产能超过35 万吨。但总的来说非常分散,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天通股份、横店东磁、金宁三环、风华高科等几家。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厂家生产规模较小,多数在500 吨/年以下,1000 吨以上的企业约60 家,仅有几家企业能达到上万吨的产能。
表:2009年国内软磁铁氧体前五大企业产量情况
公司名称 产量(万吨)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2.7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4
绵阳开元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1.8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广东江粉磁材有限公司 0.7
四、永磁铁氧体方兴未艾稳定增长可期
1、永磁铁氧体市场容量稳步扩大 对钕铁硼替代可能成为新的刺激因素
在永磁材料大家族中,尽管永磁铁氧体的综合磁性能较低,但由于原材料丰富、平均售价及单位磁能积的成本最低、工艺简便成熟,又不存在氧化问题,在汽车直流电机、启动电机、小气隙磁性接头、音频变换器、分离器、吸持装置等诸多应用领域仍是最理想的首选永磁材料,所以世界永磁铁氧体自50 年代批量生产以来,其发展势头迅猛,我们认为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它仍将是应用最广、需求量最大的永磁材料。
表:永磁铁氧体应用范围
下游产品 应用范围
电机 汽车(起动器电机、燃料泵电机、风机电机等)、计算机和办公设备(磁盘驱动电机、
光驱电机、风扇电机等)、家电(驱动电机、风扇电机、压缩机电机等)、电动玩具
(动力电机)、电动工具(驱动电机)
扬声器 电声产品(音箱、喇叭、听筒)
磁控管 微波炉
传感器 各种变频器
从市场容量来看,世界永磁铁氧体由2006 年的70 万吨增长为2008 年的82 万吨左右。年增长率为8.23%。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汽车、消费电子、家电、计算机、通讯产品的需求将逐渐增加,作为这些终端消费品的重要零部件电机组成部分的永磁铁氧体,将带来世界永磁铁氧体市场的复苏。根据汉鼎咨询的预测,在未来几年内,全球永磁铁氧体市场容量将保持稳定增长,增长率保持在7% - 9%左右,2012 年,全球永磁铁氧体市场容量将达到105 万吨。
同全球市场相比,由于我国汽车、消费电子、家电、计算机设备产量增长较快,因此永磁铁氧体行业需求规模的增长率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预测,到2011 年我国永磁铁氧体行业市场需求量为69.20 万吨,近几年能维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
根据中国磁材网的数据,我国永磁铁氧体下游应用中低端市场占比将近60%,主要是电声器件和玩具电机等。我国永磁铁氧体高端应用较少,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表:2009年我国永磁铁氧体消费层次
产品层次 占比 应用领域 毛利率
高端 42% 家电、办公用品、汽车、高保真音响、传感器等 20%
中低端 58% 扬声器、吸附磁体、玩具电机等 10%
对永磁铁氧体需求影响较大的两个行业是电声器件和电动玩具。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声器件生产国和出口国,按每台电声产品使用永磁铁氧体材料约0.02kg 来估算,11年电声产品对永磁铁氧体需求将达到24 万吨左右,依据占据了分行业第一的位置。还有一块是电动玩具领域,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制造国和出口国,现有玩具企业2 万余家,年产值1,000 多亿元,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按照玩具每百元产值中永磁铁氧体元件成本约占总量的1.5%进行估计,我们预测11 年电动玩具领域对永磁铁氧体需求量将达到11 万吨左右,在下游分行业应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表:2011 年我国各行业永磁铁氧体需求量预测
行业 需求量(万吨)
汽车行业 10
计算机行业 4.48
家电行业 11.55
电动玩具 11.24
电声器件 24.27
2、我国永磁铁氧体供给及市场格局分析
全球来看,永磁铁氧体产量从2000 年以后整体呈上升趋势,产量增速基本在5%-15%之间震荡。根据磁性材料及器件行业协会的资料,2010 年,世界永磁铁氧体材料产量超过90 万吨。我国永磁铁氧体增速略快于全球平均水平,2010 年中国永磁铁氧体材料产量在60 万吨左右,其中粘结永磁铁氧体约8 万吨,基本实现了供求平衡。从厂商产能扩建的情况来看,我们预计未来两年永磁铁氧体产量平均复合增长率在11%左右,产量增速与国内需求增速基本平衡。但考虑到钕铁硼涨价后永磁铁氧体的替代作用,实际需求情况超出预期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极有可能有一定的供不应求的情况出现。
我国目前已经有永磁铁氧体生产企业200余家左右,其中年生产能力在1000吨以下的企业占75%左右,1000-3000吨的企业占15%左右,3000-5000吨企业约占7%,10000吨以上的企业仅有几家,约占3%。国内磁性材料行业目前产能集中度还比较低,前五大公司只占有30%的市场份额,绝大部分磁材企业还都处在规模小、产品质量差、产能小、同质化、技术水平低下的状态中。
表:2009 年国内烧结永磁铁氧体前五大企业产量
公司名称 永磁铁氧体产量(万吨) 电机用永磁铁氧体产量(万吨)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6.6 1.2
广东江粉磁材股份有限公司 2.3 2.1
安徽龙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5 1.2
湖南航天磁电有限公司 1.2 1.0
宜宾金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0.6 0.5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永磁铁氧体整体行业依然处于平稳增长的格局,主要是一些细分行业及高端市场的机会。例如国内电机用永磁铁氧体龙头江粉磁材,近年来基本保持了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速。

五、行业主要公司介绍
1、国际市场
磁性材料低端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企业众多,高端市场基本被日本寡头所垄断。但今年来随着中科三环、宁波韵升等一批行业龙头的成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TDK 作为磁性材料的领先企业和铁氧体磁材的发明者,长期以来一直在国际市场占据龙头地位。其他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的企业还包括日立金属、爱普生等。
表:国际市场钕铁硼主要生产企业介绍
公司名称 公司介绍 主要产品
TDK 铁氧体材料发明者,在铁氧体磁体行业长期占 铁氧体软磁及永磁,稀土永磁等
据世界第一位。
日立金属 全球最大的钕铁硼企业 钕铁硼
精工爱普生 全球第二大粘结钕铁硼生产企业,亚洲最大粘 粘结钕铁硼
结钕铁硼生产企业之一。
越信化学 全球最大矽晶圆制造商,第三大硅产品生产商 钕铁硼
EPCOS 软磁铁氧体重要企业 软磁铁氧体
2、国内市场
①、横店东磁: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铁氧体磁材生产企业,主导产品为永磁铁氧体磁性材料、软磁铁氧体磁性材料、碱性电池等三大系列。目前公司软磁产品产能超2 万吨,永磁产品产能超过7 万吨,远远超过同行业的其他公司,是当之无愧的铁氧体龙头企业。
公司软磁业务进展良好,在高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2010 年公司拓展了汽车电子、太阳能逆变、UPS、LED 等市场的下游客户,市场占有率及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近来来公司软磁产品毛利率保持在30%左右,稳步提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永磁产品下游应用主要为喇叭磁钢、高档电机磁瓦、微波炉磁钢等。随着喇叭磁钢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公司市场份额在逐渐减少。公司在微波炉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增长潜力有限。我们认为公司永磁业务主要增长点在电机磁瓦、电机机壳等领域,未来增长情况要看下游客户的拓展状况。
公司 2009 年正式进军太阳能光伏产业。2010 年以太阳能电池片为切入点,向前延伸到硅片加工,保证原材料及技术领先,向后延伸到组件生产,完成东磁品牌的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为未来的业务拓展奠定了基础。公司在光伏产业处于景气低位时不断加大投资,资本支出成本相对较低。我们判断光伏产业将在2012 年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提升空间巨大。
②、中科三环:
钕铁硼龙头企业下游需求旺盛抵销成本上升压力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钕铁硼生产企业,目前拥有烧结钕铁硼产能超过1 万吨,粘结钕铁硼产能1500 吨左右。公司在建项目为烧结钕铁硼产能6000 吨/年,项目达产后,公司龙头地位将更加巩固。
和前文的观点相同,我们认为钕铁硼下游行业的需求稳固,受涨价的影响有限。公司作为钕铁硼行业的龙头,目前产品大部分应用于高端领域。由于高端领域中钕铁硼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例较小,加之公司产品质量优秀,下游客户稳定,我们认为公司具有极强的成本转嫁能力,未来毛利率有望提升。
公司与上游稀土厂商合作关系良好,与五矿有色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作为钕铁硼行业龙头,随着上游原材料供给逐步收缩,公司未来有望从行业整合中受益。中科三环与上游原材料厂商关系良好,下游需求稳定,成本转嫁能力较强,有望长期享受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
③、宁波韵升:
公司是我国钕铁硼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在国内仅次于中科三环。目前公司拥有烧结钕铁硼产能4500 吨左右,粘结钕铁硼产能500 吨左右。公司产品以高端为主,占出货量60%以上。与中科三环类似,我们判断稀土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盈利能力冲击有限,公司能较好地转嫁成本压力。
同时公司在积极扩大产能,宁波三园、四园以及包头强磁的扩建工程进展良好,我们判断公司有望保持年均20%以上的产能增速。在钕铁硼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公司收入会有较大提升。
公司 2010 年控股的日兴电机当年即扭亏为盈,宁波电机业务情况良好。公司电机业务已经成为稳定的盈利来源,未来有超预期增长的可能。
④、银河磁体:
公司是粘结钕铁硼行业龙头企业,目前拥有粘结钕铁硼产能790 吨,在建产能800吨。公司目前产品包括光盘和硬盘驱动器用磁体、汽车微电机磁体等。由于粘结钕铁硼生产的主要原料MQ 磁粉专利限制,粘结钕铁硼价格一直较高,影响了下游推广。
粘结钕铁硼是直接买磁粉进行加工的,产业链地位相对较低。从上半年情况看,粘结钕铁硼的涨价一直滞后于磁粉,所以表现出来毛利率下降比较多,吨利润增长没有烧结钕铁硼明显。粘结磁粉一直处于垄断状态,之前销售单价就比烧结的贵150%左右,所以这次涨价幅度相比烧结要小很多(粘结钕铁硼去年销售均价超过30 万/吨,而去年N35 烧结钕铁硼的才10 万/吨)。
粘结磁粉目前由于用在消费电子领域为主(70%用在计算机上),单位用量很少,下游对涨价承受能力较强,下游需求不会因此萎缩。我们认为硬盘用磁体是公司未来最有增长前景的一块业务。目前公司市场占有率仅10%左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现有硬盘驱动器用磁体产能为150 吨/年,募集资金拟在未来两年内为公司新增600吨产能,进入硬盘驱动器用磁体产年全球前三甲。
⑤、江粉磁材:
公司永磁铁氧体产品 90%以上应用于电机,为国内最大的电机用永磁铁氧体制造商,在电机用永磁铁氧体产品生产销售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及客户优势。公司的“A-CORE”牌和“JPMF”牌具有较高的行业知名度,拥有10 项核心技术及非专利技术配方35 项,并且得到了德昌电机等全球致命电机生产商的认同。
烧结永磁铁氧体业务公司已经营 30 多年,为公司传统强势业务,报告期内烧结永磁铁氧体销售收入持续增长,从2008 年2.54 亿元增长到2010 年的3.90 元,其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稳定,维持在50%左右。未来几年在消费升级带动下,在 “电脑下乡”、“家电下乡”等政策刺激下,在直流电机有望取得超出行业平均的增速。
锰锌软磁业务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锰锌软磁下游需求主要为消费电子行业,随着下游产品更新换代频率的提高,锰锌软磁材料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锰锌业务主要由公司控股子公司安磁电子运营,销售收入从2008 年的1.66 亿元增长到2010 年的2.71 亿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