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十二五”规划重点六大领域

标签:
股票 |
分类: 板块、题材、热点、概念 |
转载 散户之友
重点发展六大领域
“十二五”规划考虑了市场需求、技术水平、战略意义等因素,立足发挥已有优势,加快弥补薄弱环节,提高材料保障能力,提出了六大领域(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20个重点发展方向。重点关注:宝钛股份(600456)、宁波韵升(600366)、博云新材(002297)、东方锆业(002167)、钢研高纳(300034)、久立特材(002318)、中钢吉炭(000928)、利源铝业(002501)等。包括:
1、特种金属功能材料
包括稀土功能材料、稀有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其他功能合金等。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思路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将“大力发展稀土永磁、催化、储氢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和稀土资源高效率综合利用技术。”据介绍,未来5年,科技部将划拨总额3.5亿元的扶持资金,用于重点支持稀土材料在以上四个领域的应用研发。目前看来,在四大应用领域中,稀土永磁是规模最大、潜力最大的部分。重点:稀土功能材料及稀有金属材料,宁波韵升600366、东方锆业002167。
稀土功能材料主要是指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和抛光材料,应用相当广泛。稀有金属材料包括高纯稀有金属材料、高新能钨钼材料、高合金材料、锆合金材料等。
永磁材料传统的应用方向为汽车、计算机和消费电子领域,由于稀土永磁材料相关技术发展迅速,永磁材料在新能源、节能设备和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受益于汽车、消费电子以及节能设备未来几年的高速发展,永磁材料产业复合增速预计将保持在15%左右,并且将向小型化、高性能和低能耗方向发展。
目前两市生产烧结钕铁硼永磁上市公司主要为中科三环、宁波韵升,生产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上市公司主要为银河磁体,还有稀土永磁板块的北矿磁材以及禾盛新材。
②、生产规模千吨以上钕铁硼磁体上市公司
中科三环: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钕铁硼生产企业仅仅次于Neomax。
2、高端金属结构材料
所谓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是指较传统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更高强度、韧性和耐高温、抗腐蚀等性能的金属材料。包括高品质特殊钢和高强轻质合金。重点:高强轻型合金、高性能新型钢铁,久立特材002318、宝钛股份600456、云海金属002182、钢研高纳300034、、利源铝业002501。
轻型合金主要是钛合金、镁合金和铝合金,其中,钛、镁合金目前规模较小,受益航空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最有潜力的合金材料。其中,金属钛的强度居各金属之首,延展性、耐腐蚀性、无磁性等性能优越,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石油、电力、海水淡化、建筑、体育休闲等领域,被誉为第三金属和战略金属。
①、高性能钢铁材料概念上市公司
东北特钢旗下的抚顺特钢是我国国防军工产业配套材料最重要的生产科研试制基地,为我国国防工程提供大批关键的新型钢材料,在模具钢、汽车用齿轮钢、高温合金轴承钢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0%、35%、40%。
太钢不锈作为不锈钢龙头的企业,拥有最为完整的不锈钢产业链,已经成为核电最全钢材供应商,目前在特种硅钢领域获得技术突破,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②、轻型合金概念上市公司
宝钛股份和钢研高纳在航空工业的发展中受益最明显。宝钛股份与国外航空公司已有合作的基础,是航空钛材龙头,一旦飞机发动机国产化完成,公司业绩有望出现爆发性增长。
云海金属则是镁合金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的镁合金产品主要用于汽车、3C产品等方面,新型节能环保汽车的应用首先要求降低车身重量,这也是镁合金产品这些年在汽车上的用量逐步增加的原因。随着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未来几年镁合金的需求有望高速增长。
3、先进高分子材料
是指具有相对独特物理化学性质、适宜在特殊领域或特定环境下应用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如特种橡胶、工程塑料、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氟硅材料、高端涂料等。目前我国先进高分子材料自给率相对偏低,尤其是特种橡胶、工程塑料,自给率均不过50%。重点:膜材料、先进电池材料。
功能膜材料被列入新材料“十二五”重点扶持专项工程。可以预计,水处理膜、太阳能电池膜、平板显示薄膜、半导体及微电子用薄膜等领域,将涌现出一批成长前景良好的公司。其中,在水资源总量控制与水权流转等相关政策下,污水处理行业将成为用水指标的“创造者”,从而将极大扩展污水处理公司的市场空间,进而为水处理膜企业带来增长动力。
②、水处理膜相关上市公司
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指在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上新出现的具有耐磨、耐腐蚀、光电等特殊性能的材料,主要包括先进陶瓷、特种玻璃、人工晶体、超硬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在建筑节能、平板显示、太阳能利用、光电仪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重点:节能环保建材,博云新材002297。
②、平板显示薄膜相关公司
③、半导体及微电子用薄膜相关上市公司
5、高性能复合材料
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异质、异型、异性材料(一种作为基体、其他作为增强体)复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材料和结构的新型材料。包括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增强纤维。重点:碳纤维,博云新材002297、中钢吉炭000928。
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碳纤维可分别用聚丙烯腈纤维、沥青纤维、粘胶丝或酚醛纤维经碳化制得,其中,以聚丙烯腈为原料的碳纤维占市场份额75%。世界碳纤维需求每年将以大约13%的速度增长,前景看好。目前在建或计划建设规模较大的碳纤维项目包括中钢吉炭江城碳纤维、蓝星碳纤维、中油吉化碳纤维等项目。碳纤维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风力发电叶片、海洋钻探、汽车构件、体育器材、医疗器械、建筑补强材料等行业,被誉为21世纪的“新材料之王”。碳纤维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种重要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前国内碳纤维总产能为4000吨/年,而实际产量不足2000吨,自给率不足20%,需求市场空间巨大。
②、芳纶相关上市公司
据《复合材料市场报告》克利斯.兰德(Chris
Red)的统计数据,过去的2005-2010年全球碳纤维需求复合增长率近9%,预测2010-2018年碳纤维需求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12%。AJR咨询公司托尼.罗伯次(Tony
Roberts)预计2010-2018年碳纤维需求复合增长率为13.39%。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全球风能市场高速增长、汽车轻量化趋势对碳纤维的需求量大增,以及航空航天市场稳定增长。
目前国内碳纤维发展面临两个瓶颈,一是原丝技术,二是碳化炉。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碳纤维行业的发展,力争使我国碳纤维产业实现重大突破,全面推进原丝、预氧化丝、碳纤、预浸布及复合材料等产业链一体化研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支之一颇受关注,行业成长“动力十足”。目前,中复神鹰千吨级T300碳纤维已实现稳定生产,并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赢利;其千吨级T700、T800碳纤维生产线将全面投产。中钢吉炭江城碳纤维一期500吨项目预期10月也将建成。随着技术成熟,国产碳纤维将对进口产品实现替代,预计到2015年自给率将达到45%。
6、前沿新材料
包括纳米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超导材料等。重点: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材料创新。
纳米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领域,如纳米碳管、石墨烯、纳米粉体、纳米催化剂等。生物材料则包括聚乳酸、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等,对于节能环保、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智能材料能对外部环境条件变化进行判断,处理并作出反应,可以实现材料结构功能化、功能多样化。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完全抗磁化两个基本特征,包括高温超导材料和低温超导材料,如铌钛合金、铌锡合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