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你们讨论周小平的时候,我来讨论下 @罗永浩 的锤子手机,我称之为“锤子手机实验”,在我看来罗永浩实际上在做一个实验,一个关于如何利用粉丝情怀,彻底商业化为收益的一个实验,同时也是宣扬某些精神的实验,“粉丝商业化 宣扬并实践某些精神”是这个实验的目标。
(申明下:本人没买过锤子,被罗永浩拉黑,无任何锤子直接接触的经验,也不搞手机评测;锤子对于我而言就是那只薛定谔猫,我是一个观察者,只是我这个观察者并不影响结局。对了我还是冒牌理科生,借用我一个朋友@向小田 的话:和我讨论IT,你就输在起跑线上,本人不懂任何IT技术)。
1、首先谈第一个问题:我为什么关注“粉丝商业化”?
实际上weibo深刻影响着中国沟通和交流模式,进而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粉丝商业化”,做得最好的应该雕爷牛腩之类,但那时不涉及精神层面的商业化;如果涉及精神层面,我认为最值得观察的就是两个:@罗辑思维 和 @罗永浩 ,前者因为是纯的精神层面,无论是通过出书还是网友聚会等方式,罗辑思维干的是不涉及物体,不需要物体承载粉丝商业化,因此也显得更加另类、更加超前,但同时也使得其适应面积更小,商业化周期更长,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申明:本人也没怎么看过罗辑思维的视频,毕竟我不是目标客户);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实验,则更具有观察“粉丝商业化”的效果,罗永浩有足够的粉丝(宗教里面称之为信徒),有足够的影响力,同时锤子手机是其物化的载体,更为直接,更可以复制,更有可能短期内爆发出足够的影响而且快速商业化,并走向成功之路(写到此处,谁还敢说我是锤子黑么?!)。
2、再来谈“宣扬并实践某些精神”。
在锤子手机为载体的前提下,罗永浩干了和@雷军 不一样的事情,他宣扬是另外一种精神,而不是小米的性价比和跑分,这种精神在我看来并非jobs的精神,而是在中国比较混乱的商业环境中,一种如何挣钱的精神,这个精神尤其值得我观察,但同时也是其受限的原因:
(1)站着挣钱的精神。
从宏观来说,在中国经商挣大钱是极其困难的,因为税收太重了,而中国避税又非常难,这在罗永浩上次创业办英语培训,就能显示出来,其收入如果纳税,就不挣钱甚至亏钱(因为很多成本没法税前扣除),如果不纳税,又违反了站着挣钱的原则,但更重要的是其他人避税的前提下,你完全不避税,你就难以在成本竞争过其他人,使得其不具备任何商业化的基础。所以,锤子实验,就是罗永浩的一种站着挣钱的欲望在支持,这也是锤子手机定价的一个基础吧。
(2)尊重知识产权的精神。
虽然罗永浩是和王自如辩论之后,才把自己家中知识产权不完备的地方完善,但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在知识产权上,还是非常值得称道。得出这个推论就是其对于锤子手机所用到的音乐、App、照片等等都应该有足够的授权或者是自创,或者是买卖等方式,这也是罗永浩希望其他也能站着挣钱的途径吧。当然我本人不知道在知识产权上,罗永浩具体到了做了什么,就是一个纯观感罢了。
(3)颠覆“跑分评测”的手机估值体系的精神。
这是由@雷军 创造出来的手机估值体系(原谅哥做发行定价做太多了。。),但雷军的路径是现有足够好的OS,然后再去完善实体手机,即小米os(名字记不清)在最初是适用于各种手机型号的,以优化其他手机的使用体验,来提升自身的声誉,同时也攒下了做自己手机的基础;到做小米手机的时候,雷军则主打性价比的目标,以“跑分评测”去估值一个手机,从而活生生创造出了“手机一二级市场价差”,这与传统的给渠道费用进行销售是两个不同方向,给渠道费用是一种依赖渠道推销手机的传统方式,而“跑分评测”则是另外一个占便宜的方式,类似股票IPO一样,它利用一个类似PE(股票价格/股票收益)的方式,以其他手机的各种性能和跑分的对比,将小米的二级市场价格推高,同时又在“小米一级价格”定的相对较低,这里的难度不在于定价,而在推高小米的二级市场价格,就是改变米粉对其的价格认定,难度现在看起来大于上青天。
锤子手机则是另外一个方式,罗永浩是个靠谱的人,做出来一个靠谱的手机,定价不看硬件评分(当然,也不能差了,所以罗永浩一定要约架王自如的原因,就是不能变成以“真情怀 烂硬件”去欺骗粉丝金钱和感情的事),而要加行OS综合的看,甚至包括良好的售后服务,这个靠谱,就是我们常言的“情怀”,这个“情怀”值多少钱?可以成为“手机使用体验估值体系”,很可惜,至少这个体系在看起来是不够成功的。
以上,就是我观察锤子实验的某些方面,看着不像锤黑吧?其实我只是罗永浩黑,主要就是因为他黑别人太多了,当然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商业就是被黑的过程,类似总统竞选,其实支持率真的不需要那么高,特别是辣么多竞选人在的情况,还有这么多粉丝在那里,被黑也是一种情怀。
预告:下部,我对锤子手机实验的几个策略选择的讨论:定价、产能、产品(其实我没用过。。全是看罗永浩的转帖)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