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与我长期宏观逻辑相悖:在GDP增速下降、企业利润率下降的大前提下,整个社会无法支付过高的融资成本,融资成本应当和GDP增速一样,一起下台阶。
(2)和机构投资习惯相悖,一般而言,进入11月债券投资者差不多就休息了,象今年年末这么砸盘的事情很少见。因为债券市场即不排名,也无股票基金砸对方重仓股的策略,安安稳稳过年是每一个债券人的年终目标,大伙来说是不是啊?
(3)和我认为市场信用利差增大的相悖。由于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同时市场偏好更低风险,信用利差要扩大;但信用债利率高企,加上前期信用债定价过于随意,发行人越来越重视发行利率和绝对融资成本;因此信用利差扩大应当以无风险利率降低或者保持低位为主。
审判完自己的错误和幼稚病之后,来梳理下国债利率上升的逻辑。本人向来对国债没啥好感,主要因为他的收益率实在太低,如果是存款利率是银行剥削储户,那国债就是Mof剥削银行,嘿嘿。所以,除了极短时间之内,如果有人有买国债,我都劝买金融债算了。
因此,低风险低收益率的国债收益率波动,更让人感觉市场的恐怖,因为最安全的地方已经变得危险,最安稳的收益已经变得非常不稳定。我们用排除法来讨论下推高国债收益率的因素:(1)排除CPI等通胀因素,现在没有那家机构预期CPI大幅上涨吧?(2)排除国家信用恶化的因素,从外汇占款来说,我国信用还没有恶化的趋势;(3)排除供给过分增加的因素,国债发行量年初就定了,市场预期都有;还有其他因素要排除么?希望粉丝给点指示。
因此,我们要解释的是国债从今年的3.4%涨到4.2%的现象,这是一次巨大的熊市,除了06年底到07年以外,这种幅度还是令人惊讶的。而债权市场(包含信托等固定收益产品)在近3年的变化巨大的。我觉得有必要重新梳理“债券市场——信托产品——银行杠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