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保护文物教学设计
紫阳县第二小学
来成琴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教材分析:
这一组的三篇课文,都是写我国的文化遗产的文章。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引起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而教材中关于长城的报道,是为了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安排这次口语交际,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同时让学生知道保护文物,既是爱国的表现,也是守法的行为。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口语交际有一定的基础,故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2、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物和古迹。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讨论怎样保护文物。
教学难点:
商量怎样保护文物,并提出保护的建议。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等
2、学生准备:课前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长城现状,搜集有关保护长城的建议。
教学过程:
一、微课引入,揭示话题
1、教师播放微课:长城遭到的破坏。
2、当你得知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展示,找到口语交际的生长点,由惋惜心情激发生说的兴趣,激发保护长城的情感。
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3-4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保护长城的建议。要有主持、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向当地政府建议,向当地村民建议,向游人建议------)
3、分析总结出一系列保护长城的措施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各组推荐代表发言和自由发言,要逐步做到清楚明白、具体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在交流中学会认真倾听,尊重理解对方。
三、创设情境,模拟交际
师:创设以下情景,师生、生生自主选择进行模拟口语交际-------
A、劝说游人不要乱丢垃圾,不乱涂乱画
B、向村民宣传保护长城的重要性和文物保护法的的有关规定
C、向有关领导汇报少先队员的建议
D、设计警示标语标语如: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保持长城古朴的魅力。
E、如何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要求:在模拟交际的过程中,教师要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加强了学习与实践的联系,把创造的意念形象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激发爱护、保护文物的意识,通过演一演的表达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拓展延伸
今天的口语交际大家讨论商量出了很多不错的保护长城的措施,那就请同学们从自身做起,我们也为保护长城做一份倡议书吧,呼吁更多的人来保护长城,可以吗?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一起完成保护长城建议书的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具有保护文物意识,“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向当地政府建议
向当地村民建议
向游人建议
课后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课存在问题如下:1.准备还是不充分。由于家里电脑对微课制作软件下载时没有破解,再次卸载又再安装,然而还是用不了,匆忙情况下,自己录好音频求助王老师帮忙合成的微课,有些地方声音与画面不同步,由于深夜录制,声音没有激情,语调平淡,所以微课的播放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长城遭到破坏后的惋惜之情,同时微课的可视化不强,要改进。2.突发状况,课件也播放不了,故学生小组代表交流保护建议后,教师以课件的形式引导学生总结保护建议,可以让学生的保护建议条理化,网状化,以培养学生说话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这点也没做到。3.本次口语交际是在学习了“我国的世界遗产”一组专题课文后安排的一次语文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重点是商量怎样保护文物,提出保护文物的建议。文物——多么广泛的一个概念,让一群四年级的小学生谈保护文物,难免显得空洞,也不可能就本地文物保护的现状展开交流。于是根据学生实际就把内容定格在如何保护长城这一话题上,因为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课文《长城》的学习及搜集的诸多有关长城的资料,对长城已经建立起深刻的印象和深厚的感情,谈及如何保护长城的话题,一定有话可讲,也就是通过保护长城这个例子来交流保护文物的建议,应该以点带面,让学生知道不仅仅光是保护长城,所以在延伸的环节教师应该概括总结:“保护长城有这么多建议,那保护其他的文物这些建议大多数也同样适用哦,和同桌或是父母说说你还想保护哪些文物呢?都有哪些保护措施呢?”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拓展开来,可惜昨天上完后,晚上自我总结时才想到这个漏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并指明了"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它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很多的听说训练多是一人说,众人听,语言信息呈单向传递状态,思想交流,思维碰撞较少。而口语交际则强调信息的往来交互。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学生在生与生、生与师的口语交际实践中,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这一点怎样很好地去落实,怎样全面地去落实,让它不成为学优生的专属,这都是我们应该去深思的。
口语交际:保护文物教学设计(修改后)
紫阳县第二小学
来成琴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教材分析:
这一组的三篇课文,都是写我国的文化遗产的文章。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引起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而教材中关于长城的报道,是为了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安排这次口语交际,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同时让学生知道保护文物,既是爱国的表现,也是守法的行为。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口语交际有一定的基础,故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2、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物和古迹。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讨论怎样保护文物。
教学难点:
商量怎样保护文物,并提出保护的建议。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等
2、学生准备:课前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长城现状,搜集有关保护长城的建议。
教学过程:
一、微课引入,揭示话题
1、教师播放微课:长城遭到的破坏。
2、当你得知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
板书:保护文物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展示,找到口语交际的生长点,由惋惜心情激发生说的兴趣,激发保护长城的情感。
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3-4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保护长城的建议。要有主持、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分析总结出一系列保护长城的措施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各组推荐代表发言和自由发言,要逐步做到清楚明白、具体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在交流中学会认真倾听,尊重理解对方。
三、创设情境,模拟交际
师:创设以下情景,师生、生生自主选择进行模拟口语交际-------
A、劝说游人不要乱丢垃圾,不乱涂乱画
B、向村民宣传保护长城的重要性和文物保护法的的有关规定
C、向有关领导汇报少先队员的建议
D、设计警示标语标语如: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保持长城古朴的魅力。
E、如何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要求:在模拟交际的过程中,教师要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加强了学习与实践的联系,把创造的意念形象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激发爱护、保护文物的意识,通过演一演的表达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拓展延伸
今天的口语交际大家讨论商量出了很多不错的保护长城的措施,那保护其他的文物这些建议大多数也同样适用哦,和同桌或是父母说说你还想保护哪些文物呢?都有哪些保护措施呢?那就请同学们从自身做起,回家和父母等亲人交流一下自己为保护文物想到的建议吧,可以吗?
设计意图:通过保护长城这个例子来交流保护文物的建议,应该以点带面,让学生知道不仅仅光是保护长城,所以延伸时将学生的思维拓展开来:由保护长城建议延伸到保护文物的建议,从小培养学生具有保护文物意识,“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
板书设计:
保护文物
向当地政府建议
向当地村民建议
向游人建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