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magasa:人有喜怒哀乐,剧为什么只有喜剧和悲剧呢,应该有一种叫“怒剧”,《私人订制》就是。真的可以让人看得满腔怒火,世上竟有这样没有羞耻的电影!过去是冯小刚为大家制造流行语,现在沦落到抄老段子和网络俗话,我一点也不意外,和春晚取向很配,怪不得中选。说郭敬明和《富春山居图》不好,导演水平确实有限,看得出他们像Ed Wood一样努力,冯小刚是铁了心来糊弄你。过去说非1非2烂,有人说里面有“老男人的情怀”,我看这次还能发明什么说辞。
文白:《私人定制》想告诉我们什么:1,官员腐败是群众导致的,不是他自己的原因;2,不喜欢俗的都是神经病,此生只配弹棉花;3,有钱人过得真惨,穷人比有钱人过得好多了;4,中国遭遇污染,需要道歉的我们,而不是政府更不是企业。这些逻辑很眼熟,在一些报纸上似乎总能见到。
大旗虎皮:《私人定制》不尊重电影,瞧不起观众,没有人物和结构,只有广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是编几个笑话逗你玩,再把电影作为公器说两句狠话。但就这么几段“笑话”、几句“狠话”,对今天的观众来说,不新鲜!对权力、艺术和金钱的讽刺太偏激,而毫无效力,如果影片太滥可以导致停盘,那要警惕被华谊套牢了。
大奇特:张艺谋当年拍奥运是拿《满城尽带黄金甲》练手,练舞美和艺指;冯小刚今年拍春晚是拿《私人订制》练手,练了仨小品一朗诵,三俗一雅终归一烂。
不良生:看过《私人订制》:大家满怀初心迈入午夜厅,掐着大腿一路挤笑,散场时面面相觑尴尬回家,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章节太碎,台词太满,结尾变成环保朗诵诗;可圈处是宋丹丹体验了一把富婆之后孤独走回自己昏暗的小胡同一幕,全城灯火辉煌,而人生各自明灭。
荡科长:《小时代》比《私人订制》好看,就这样。
何小沁:谁自掏腰包去电影院看这,谁才是真正的“成全别人,恶心自己”
宥熹Yoci:#私人订制# 像是翻拍的《甲方乙方》,不同的是《私人定制》从头到尾我没乐。不知道是冯导黔驴技穷了还是我幽默感丧失了…整部片子前后不搭调,像个做网络视频剪辑的,用几部毫不相干的微电影拼出来的作品…虽然一万个失望,但是就像90后心中的周董一样,@冯小刚 依然代表了一个时代,谢谢那些欢乐…
浅见俗识:看过《私人订制》:炒现饭的电影,骗钱的玩意,圈钱的华谊。冯小刚和葛优,你俩有多久没有拍过像样的片子了,只能给一分。
卡扎莉卖油:《私人订制》上映前华谊股票跌 在下一盘大棋?水又深了。。。
沛:私人定制又叫“成全自己 恶心别人”“恶心自己 恶心别人”“毁了自己 恶心别人” 剧情之支离破碎,脱离群众自娱自乐。演员之不知道干嘛。在网络上用了两三年的梗还拿来当结尾,你让天天辛苦创作的段子手情何以堪。你把裤子都脱了就给我看这个。
王若钊:从《富春山居图》到《小时代》再到《私人订制》,今年流行差评营销么?
衣锦夜行的燕公猪呀:看见人人都再骂私人订制,到底有多差啊!非得去影院瞧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