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在一起!

(2012-05-21 22:27:26)
标签:

舌尖上的中国

幕后花絮

分类: 工作幕后

2012年5月,北京,我的硬盘图标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2011年7月19日,北京,“二哥”张贵春的屋顶菜园。开机第一天。第七集《我们的田野》讲述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智慧创造农耕经典的动人故事。

我们在一起!

2011年11月6日,宁波象山井头村,第二集《主食的故事》收工后和欧慎外婆一家人合影。感谢他们的倾力出演,成就了一个温暖的家园童话。

我们在一起!

2011年8月18日,云南建水古城西门外,第三集《转化的灵感》。大众、长箴、马羽洁、徐丹和送水大姐。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2011年9月4日,黑龙江省绥化庆安,呼兰河水流经的原野上,第四集《时间的味道》。张铭欢、龚瑜和金顺姬的爸爸妈妈。
我们在一起!

2011年9月4日,海拔四千米的云南香格里拉,雨季。在松茸采摘的季节里,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开始了第一个故事的拍摄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2011年农历十一月,一年里最寒冷的日子里,陕北绥德亢家沟。老汉黄国胜的黄馍馍新鲜出炉。第二集《主食的故事》正在老两口家折腾。

我们在一起!
摄影助理李森、范明圣、绥德线人王晓峰、司机崔明在老黄家的炕头上合影留念。
我们在一起!

2011年9月22日,广西东兴,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摄影师董向阳、摄影助理孙立勋和京族人阿明。
我们在一起!

2012年3月,北京,第八集花絮篇《播出前的日子》拍摄现场。主创人员,畅谈创作的价值观,袒露心底最柔软的部分。采访结束,大吃大喝。

我们在一起!

人在旅途,每个他人和他们的每种生活,相较于自我的封闭空间都是启发。胡迎迎和县城的扫帚合影。
我们在一起!

在陕北,“撞衫”!

我们在一起!我们在一起!
一样品味,至高荣誉!

我们在一起!

高人都在民间!京族人阿明自己设计的镜头,让摄影师们足足忙活了一阵子。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我们崇拜民间高手们的绝妙技艺和生存智慧。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我们喜欢一家人齐心协力打拼的精气神儿。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也羡慕整个村寨仍旧保留着的集体习俗。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我们为兄弟间的情谊动容。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也为在磕绊中走过半生的人们感到心酸。

我们在一起!

在努力抽离现实的拍摄中,我们有时候真得感到绝望。

我们在一起!
在漫长的等待里,我们也差点儿失去耐心。

我们在一起!

但是,那些人乐天知命的强大,给我们新的生活思路。贵州黔东南盘山公路旁,苗族人在等待拍摄的间歇,尝尝我们带来的棒棒糖。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有时候我们真得跟不上你们如履平地的脚步。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很多时候,一个动作我们让你们重复了太多遍。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有些时候,你们也疑惑:这些闯入者到底在干吗?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但是你们总是给我们最大程度的宽容。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虽然远隔千里,拍摄结束就各奔东西,但是我们没有相忘于江湖。你们是我们永远的朋友。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最后,感谢网络世界里不曾谋面的人们,你们虽然散落在天涯海角,但是我们和你们,同等孤独的两个群体,已经借由《舌尖上的中国》连通。

感谢你们观看这部片子,感谢你们写下真挚的词句,感谢你们告诉我们你们的口水、泪水、思乡病和关于食物的小梦想。

 

对我们这些行业里的小人物来说,你们的存在简直就像是一个奇迹。你们完全读懂了我们的价值观和想要一吐为快的那句话,你们毫不吝惜的肯定和鼓励,让我们看到信仰和情感的力量。 

同时,你们又目光如炬,坦率而直接,在你们的注视下,任何弱点和遗憾都无法遁形。我们赞美你们的智慧,欣赏你们的勇气,必须说:你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你们实在是太牛逼!

 

这个夏天,你们和我们一同穿越,重温了有些遥远的温柔时光,又并肩重拾家国情怀的动人美好。我们彼此照亮,彼此温暖,并因此拥有了一段共同的记忆。

 

感谢你们,感谢网络,感谢我们之间全新的交流方式,感谢这段美妙的光阴。

水千条山万座,让我们一起走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