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淤泥记!

(2011-12-24 16:00:38)
标签:

舌尖上的中国

美食节目幕后

往事可堪回首

出淤泥记!

2011年10月18日清晨八点,湖北咸宁嘉鱼县珍湖。

 

 

出淤泥记!
摄影师闫大众已经深陷淤泥一个多小时。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出淤泥记!出淤泥记!

和烂泥打交道看似有种英雄般的豪气干天,其实是一件一点儿都不手拿把攥的糗事儿。

出淤泥记!
只有他们,因为生活所迫,日日与泥水相伴,才练就了泥中行舟的好身手。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安徽人叶圣武和叶茂荣,是来自小县无为的近亲兄弟。

出淤泥记!
每年春节一过,他们就和千百万同乡一起上路,奔赴湖南湖北这些产藕大省,开始日复一日的艰辛生活。

出淤泥记!
绝大多数在城市安逸生活里下箸夹藕的人,并不知道这个群体的存在。有人送给他们一个半戏谑的称呼“职业挖藕人”,其实他们不过是莲藕消费产业里最底层的劳动人民。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出淤泥记!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其实各位导演早就厌倦了单纯拍摄美食的穷酸和矫情,能在现实里加入一点人生况味的笔墨,成为了能强烈刺激纪录片导演神经的兴奋剂。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连续四天早晨五点起床。

出淤泥记!
狭小的工棚里,劳动者们的早饭。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双机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清晨的光线变化就在瞬息之间,太阳的出现改变了大地的颜色。也带来情绪上的变迁。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在千亩泥塘里,没有工具和特殊装备,其实寸步难行。如困兽般的我们,很多时候都被淤泥死死地定位。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真羡慕采藕人的出淤泥而不染,和行走于淤泥里的从容不迫。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这天,要在嘉鱼的一间村舍拍摄和莲藕有关的几道美味。

出淤泥记!
想起采访中叶茂荣的话。“有的时候路过菜市场,看到摆在那里的藕,最经常的想法是:这藕会不会是我采的呢?”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从此,我们对和莲藕有关的一切肃然起敬。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在千湖之省的最后拍摄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满载而归。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出淤泥记!

感谢住在泥塘边的这段日子。

感谢采藕人用普罗米修斯一样的命运开阔我们的心灵。

感谢每一个在拍摄过程中帮助过我们的人,你们的举手之劳,成就的不仅是我们的片子,更重要是我们的信仰。

 

祝福所有的湖北人!请你们在寒冬里好好享用你们莲藕炖排骨,那的确是人世间不可多得的美味。我们对此深深怀念!

 

特别感谢小草莓!感谢你为我们提供这么精彩的线索!祝愿你的关节炎在湖北的冬天里不要复发!

我们北京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两种美学!
后一篇:如此饭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