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圐圙”这两个字,广东人经常说,但见字又很多人不会读

(2017-07-07 23:01:41)
标签:

人文

文化

社会

杂谈

风俗

最近网上经常见到这个火车站的名字,其中“圐圙”这两个字让很多人挠破头皮。

http://p3.pstatp.com/large/26e800012fe7cf9f03f1

带着好奇心,翻查了很多资料,最直接的就是度娘,但給到的信息有限,最有用的就是说来自蒙古语。圐圙的读音是kū lüè,蒙古语音译词,又译为“库伦”。其字型由“口”框住的“四方八面”可形象的表示其意为“城圈”即“围起来的草场”,通俗的说指“网围栏”。在内蒙古方言中指围住的土地,特指牧民为了保护草场不被他人的牲畜破坏而用铁丝网围住的一片草原,称为“草圐圙”。“圐圙”一词现多用作地名。

http://p3.pstatp.com/large/26eb00007dface8440c7

以上是度娘上说的,这样的说法好像也能说得过去,但在我深入了解后,发觉“圐圙”这两个字在闽南话亦有‘圀圙’这个词,这就说明“圐圙”这两个字并非单纯的是由蒙古语音译过来这么简单。在查阅了相关古吴越文化和广府文化的相关资料,得出了一点答案。

http://p9.pstatp.com/large/26e00004b54230ff76dd

在古代,岭南以南一带,以前长期处于蛮荒状态,所以很多被贬的官员或罪犯都会流放到这里。因此岭南被称为“南蛮”。荒凉达到”四方八面了无人烟“的程度。四方环山八面无人,因此称为:”山圐圙”。就是我们常说的“山卡啦”,指的是地方偏僻荒凉。

http://p3.pstatp.com/large/26ea0000c1f9e3e45b66

或者你回说,应该是“山旮旯”。其实也是对的,但不准确。“旮旯”就是角落的意思,指的是狭小的地方。而”山圐圙”是指大地方。“山旮旯”最期初是来自客家人,他们来到岭南之初就居住在深山的角落里。“山旮旯”地方就是这个意思。

http://p3.pstatp.com/large/26ed00009ccb8a530250

但到底是”山圐圙”还是“山旮旯”。这点从被流放的诗人中得到了答案。“身安山圐圙旮旯,放耳闻饿马摇铃”,意思是居住在大山深处的角落里,听见的就只有客家人牵着马匹路过的铃声。连马匹都饿,可想当时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客家人真的不容易。

http://p9.pstatp.com/large/26ed0000afb60ec366d7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圐圙”这两个字不一定来自蒙语的译音。具体出自哪里还要进一部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广东人常说的“山卡啦”,应该是”山圐圙”更为准确,但现在的书写已经全是“山旮旯”。两者都可以,分别只是体现在地方的大小。

古代被流放到岭南的人有:柳宗元,苏轼,韩愈,苏辙,刘禹锡,寇准、秦观、汤显祖等等。如果想感受一下他们当时的凄美,可以听一下粤曲《饿马摇铃》。

本文只是个人观点,有不同意见的请指教一下,如果你喜欢粤语文化,就点一下关注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