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散步》评课稿
(2013-09-11 21:55:50)
标签:
转载 |
看了燕老师上的《散步》这堂课,我认为此堂教学突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尤其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不是集中在教学结束,或在教学中间的某一环节,而是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之中;不是蜻蜓点水式,或老师直接点明,而是让学生体会,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谈,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中突出了朗读教学,开头的分段朗读,中间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后的朗读理解本文的主题,探究本文中心思想后的朗读,要求读出感情,注意语气语调。从扫除字词的朗读,理解朗读到有感情的朗读,逐步提高,可见燕老师教学设计的精心,注重朗读教学。
教学思路清晰:开门见山的导入;利用刚刚过去的母亲节,让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学生带着情感的朗读课文,促进学生的整体感知课文;品读课文,对人物的感情和看法探讨;并说说你对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的理解和体会;主题和写法的探究;板书。也注意各个环节的过度与衔接。
本课教学板书设计简明,一目了然,能较好的突出教学的重点,整个板书是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燕老师能充分发挥板书作用,这样可使学生把握教学重点,效果是会不错的。
为了促进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燕老师设计一个思考题:从课文件你有何体会,并简单说说你的理由。我认为是教学中的一个亮点,选择的切入点好,问题设计的巧妙。从学生的发言交流中,可以看出,确实达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更好的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
本堂课对问题设计的不多,做了仔细的筛选,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能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对学生及时的适当的点拨、启发,对文本加以引申。对学生讨论交流中,精彩的发言,毫不吝惜语言,大加表扬鼓励。对学生采用朗读、点拨、引导、启发、讨论等方法,真正体现了教师是引导者、帮助者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讨论交流中学生生成的问题的灵活处理。
在课堂的结束时,燕老师又语重心长的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多试着为父母、长辈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孝心及对他们的爱。情感的教育胜过一切,只有心怀对他人的感恩之心,才能获得生活的希望与动力,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一路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