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一年》读/观后感
(2013-01-30 11:24:35)
标签:
西藏一年信仰 |
首先来说说《西藏一年》这本书,它主要讲述了书云前往西藏的江孜古城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比如如何选定并且说服一些人物作为纪录片的出场人物、与藏民的点滴相处、对藏民宗教信仰的困惑与敬畏,以及未能出现在纪录片中的一些故事。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三处。
第一处便是我们口中的迷信,他们心中的信仰。在我们的认知里,世界上既无鬼亦无神。然而,次旦作为一名法师,深受江孜人民的敬重。牙疼的病患坐在他面前,他将自己的唾沫吐在患者的脸上,我们看到的是法师的郑重和患者的感激,甚至卫生所的拉姆医生都来找次旦看病。另外,他可以作法驱逐冰雹,可以决定一对男女的婚配。我确信自己是唯物主义者,但是我却无法批驳次旦的作法。当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种现象,便会发现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多强大,藏民的信仰有多令人钦佩。
第二处有些八卦的意味,西藏的一些家庭仍然沿袭一妻多夫的传统(你没有看错,真的是一妻多夫.....),当然,这并不像是古代富家子的妻妾成群,西藏的妇女承担着照顾整个家庭起居的责任。她们做饭、洗衣、种地,各种操劳,现代女性必然无法想象也无法忍受这种生活。我为他们叹息,却又觉得不必。叹息是觉得她们的爱情无处安放,她们的生活粗糙困苦;觉得不必是因为对幸福的理解每个人都不同,她们的一生到底如何只能由她们自己来评判,每个人除了活在公有的世界里,必然还存在于自己的世界——私人领域旁人难以窥探,更难以论断。
第三处便是天葬与朝拜。天葬,在我们眼中具有神秘、神圣的色彩,然而天葬师在当地相当不受欢迎。他们将死者的尸体切成块状,引来秃鹫抢食,以登天国。这些描述只在书中看到,视频中并未体现,这是因为天葬是不容许无关人窥视的,为了使死者顺利进入轮回。想象着天葬师的那些准备工作,我的身上起了一层细细的鸡皮疙瘩。恐怖也好,野蛮也罢,都是一种藏民的神圣文化。与天葬相比,朝拜少了血腥,单纯的虔诚。我的身边不乏热爱烧香拜佛的老太太,逢年过节时,她们总是带着香、烛结伴去寺庙拜一拜,通常是在佛前点上香,磕几个头,念几句话,然后又奔向下一个佛。藏民的朝拜要跪一路,手上绑着木板,一个又一个的长跪,整体呈现一种匍匐的姿态。愚昧么,不可理喻么,徒劳无获么,可这就是他们一生的信仰。我不理解,却禁不住慨叹不已。
过几年,一定要亲自去西藏看看,看看《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中描述的西藏的天空,看看那些信仰一生的藏民,尝尝他们天天所食的糌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