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摄影—微距拍摄【蝶舞花影】

(2013-09-13 18:11:46)
标签:

微距摄影

儿童摄影

花时间吕老师

摄影课堂

育儿

http://s4/mw690/887957b5tx6CzOhBbgLa3&690

所谓微距摄影,一般指拍摄比物体正常尺寸要大的图像,即图像大小与实物大小的比例接近11或超过11。微距摄影很容易上手,即便是入门级摄影爱好者,有时也可以拍摄出有意思的片子来。但是要想成为微距高手,还需要在实拍过程中,提高综合技术水平,尤其要把握好光圈、焦点、景深及光线等影响片子效果的几个重要因素。

微距可以放大微观世界,能让我们通过镜头看到日常视觉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微距题材很广泛:花、草、鱼、虫皆可成为镜头瞄准的对像。并且通过镜头会让你发现微距世界如此美丽。

如果你还没尝试过微距摄影,那么来试试吧。

http://s3/mw690/887957b5tx6CzOsBaaSe2&690

http://s8/mw690/887957b5tx6CzOudUzl67&690

http://s11/mw690/887957b5tx6CzOvezkm7a&690

◎焦点

不同的焦点选择,能营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在寻找拍摄焦点时,应该选取画面上最吸引人的部分,也就是你最想表现的部分来对焦,比如昆虫的眼睛,鲜花的花蕊等,极具质感,又具表现力的地方。

http://s9/mw690/887957b5tx6CzOLYAm478&690

http://s9/mw690/887957b5tx6CzOMIjVe48&690

http://s3/mw690/887957b5tx6CzONskUyb2&690

http://s9/mw690/887957b5tx6CzOO2jPy58&690

 

景深

景深在微距摄影中往往是成败的关键。由于微距拍摄时镜头距景物很近,所以景深一般都很浅,背景都几乎看不清楚。但有时为强调画面效果,需要适当加强景深,因此要特别注意聚焦与景深的调整。

景深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

光圈大小。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为了展示花鸟鱼虫方面的细节,一般适宜用较大的光圈值以加深景深。

焦距。焦距越大景深越浅,焦距越小景深越深。不同的光圈和焦距的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景深。我们应该学会合理地利用光圈和焦距的组合,既能虚化背景,又能保证主体清晰。

 

http://s3/mw690/887957b5tx6CzOSTVWG42&690

http://s1/mw690/887957b5tx6CzOTlFrGa0&690

http://s6/mw690/887957b5tx6CzOUdjKt25&690

http://s15/mw690/887957b5tx6CzOV6q507e&690
背景

微距摄影曝光程序比起普通拍摄有少许不同之处,因为微距拍摄的内容一般都是很小的,在环境中所占空间也是很小的,拍摄者稍稍移动一下位置就会改变背景与主体的关系,所以拍摄时找到合适的位置、合适的背景,就能更好地突出主体。

http://s10/mw690/887957b5tx6CzP0N8xz19&690

http://s1/mw690/887957b5tx6CzP1q6Xe10&690

http://s16/mw690/887957b5tx6CzP28yNpbf&690

http://s8/mw690/887957b5tx6CzP6BXyTf7&690

http://s13/mw690/887957b5tx6CzP7jIDy7c&690

http://s10/mw690/887957b5tx6CzP7HRKp89&690

光线

微距摄影对光线的控制极其重要,正确地运行光线,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与意境。但最好不要使用闪光灯。虽然,闪光灯能缩短拍摄曝光时间,获得的景深更深,减弱因曝光时的抖动或物体运动所带来的影响,但微距拍摄时闪光灯会让画面变平,缺少自然光下景物产生的通透感。所以,一般摄影爱好者在进行微距拍摄时,要多移动位置并注意观察光线的照射方向,利用好自然光,确保你所在角度的光线能最好地突出物体的质感。

http://s15/mw690/887957b5tx6CzPdkaSide&690

http://s2/mw690/887957b5tx6CzPeHZrH91&690

http://s15/mw690/887957b5tx6CzPfGKia1e&690

http://s6/mw690/887957b5tx6CzPgxdPv05&690

http://s8/mw690/887957b5tx6CzPh6Fojc7&690

注意事项

☉为了获得清晰的照片,辅助架稳相机的三脚架、独脚架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拍摄对象是怕惊扰且行动迅捷的小昆虫,只能手持相机拍摄,高速快门是第一要素。获取高速快门有三种途径,一是使用大光圈,通光量足了,快门速度就可以相应提高。二是使用高ISO,但高ISO会造成画面粗糙,噪点增加,影响画面细腻程度。

☉遥控或快门线的使用有助于获得清晰的照片,或者使用相机的定时自拍功能,减少手持拍摄时带来的抖动。

☉注意背景。尽管微距一般都可以很好地虚化背景,但也要留意背景物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稍不留意就会将主体湮没掉。

☉适当尝试逆光效果。特别是边缘薄而且透的植物、花卉之类,逆光下会表现出特别的美感。

http://s13/mw690/887957b5tx6CzPnsLgMbc&690

http://s12/mw690/887957b5tx6CzPoa38f9b&690

http://s9/mw690/887957b5tx6CzPoMKjCd8&690

http://s11/mw690/887957b5tx6CzPpW2Gm6a&690

辅助物品

黑布、黑卡纸、白卡纸:一可以方便补光,二可以挡风,三方便人工布置背景,突出主体。

喷壶:拍花草时随时为之喷洒点人造露水

http://s2/mw690/887957b5tx6CzPvusmd31&690

http://s10/mw690/887957b5tx6CzPw5Ndn39&690

http://s7/mw690/887957b5tx6CzPwIaCq76&690

特别提示

本版图片摄影采用的是尼康AF-S VR 微距尼克尔 105mm f/2.8G IF-ED镜头,带有尼康宁静波动马达(SWM)和防抖(VR)系统的微距镜头。为了测试镜头的对焦、防抖、抑制眩光的功能,拍摄蝴蝶时是手持拍摄,并且特意选择了1600-1700这个时间段,逆光或侧逆光角度拍摄。虽然对焦速度有点令人着急,但是其它表现还是很出色。

 

http://s15/mw690/887957b5tx6CzPB8IfYfe&690

http://s13/mw690/887957b5tx6CzPBzh3Cbc&690

此款微距镜头为中长焦段的定焦镜头,不仅可以拍摄花花草草,拍摄人像也同样是利器。虽然其锐度和大光圈的人像头比起来稍有差距,但是色彩饱和度和焦外虚化一点也不逊色于大光圈人像头。

特别直得一提的是VR系统(VRII),拍摄者可以在比平常速度约慢4档的快门速度拍摄,提高了手持拍摄的成功率,保证在低速快门下拍摄出清晰锐利的影像。

 

http://s6/mw690/887957b5tx6CzPG2uMd15&690

http://s11/mw690/887957b5tx6CzPGE5zs6a&690

http://s14/mw690/887957b5tx6CzPH77Fbed&690

建议有小宝宝的朋友,如果进设备的话,不妨上一款微距镜头,即可拍摄花花草草,又可拍摄宝宝,可谓二者兼得。

 

 

其他摄影知识博文:

 

 

《 摄影构图的禁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7957b501019n1f.html

《 海滩人物拍摄八要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7957b50101834f.html

《 数码相机性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7957b501017k53.html

《 光圈和快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7957b5010170ul.html

《 怎样挑选一支合适的镜头?(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ab4b330100rupv.html

《 怎样挑选一支合适的镜头?(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ab4b330100ruqf.html

 相机的镜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7957b501016rj5.html

 1万块钱可以配的相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7957b50100tnyn.html

 认识数码相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7957b501016rfz.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